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公车改革离不开公众参与
2012年08月22日 07:20:47来源: 新华网 李代祥

  新华网北京8月21日电 财政部20日发文,要求对全国事业单位的公车进行摸底。作为继此前清理党政机关违规公车之后的又一举措,社会公众满怀期待。对于如何用好社会力量,深入推动公车改革取得更大实效,人们同样寄予厚望。

  财政部此次文件指出,要对全国范围内的事业单位公车进行一次大摸底,包括公车的数量、结构、分布及配备、使用管理情况等。这自然被视为继党政机关公车改革之后向事业单位公车“动刀”的一个信号。严格执行文件规定,切实把事业单位的公车情况调查清楚,才能为下一阶段推动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夯实基础。

  人们同时发现,此次事业单位的公车摸底清查主要依靠各级事业单位自查。尽管自查具有成本低廉、易于操作等优势,但是公车改革牵涉的人员众多,利益格局复杂,仅仅依靠部门自查,难免变成公车相关利益群体的自说自话,很难把一项如此复杂的改革事业推向深入。公车改革近些年来在全国一些地方改得艰难、推进乏力,与此关系很大。

  现实当中,公车身上的不正之风早就引起广泛诟病。人们用“屁股底下一座楼”、“车轮下的腐败”等称谓来揭示公车私用、公车浪费、超标配车等严重问题。这种不正之风不仅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一大杀手,更是成为影响单位内部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加快公车改革,就应当把这种社情民意和公车单位内部广大职工的共同呼声加以有效引导,使之变成推进改革前进的力量。

  用好社情民意杠杆来撬动顽固的利益格局,推动公车改革不断取得务实成效,不是一件容易事,但也绝非没有成功先例。近些年来,以杭州、昆明、温州等为代表的一些地方,积极吸收公众意见,按照“单轨制、货币化、市场化”的理念,大胆尝试拍卖公车、货币化补贴、市场化租车等办法,不同程度减少了浪费。尽管可能仍不完美,但其积极吸收公众意见的做法,无疑是当地公车改革得以推进的一大重要原因,也让更多地方看到了推进公车改革前行的希望所在。

  民心齐,泰山移。从公车摸底阶段就适时考虑引入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监督,做到公开透明,公车改革就能够不断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标签:公车改革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我国正研究拟订中央国家机关公车改革方案
  • 交通运输部启用公共自行车办公 欲加快公车改革
  • 媒体称公车改革18年后超标配车呈泛滥趋势
  • 透视新一轮公车改革:滋生“钱也拿车照坐”问题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