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在山西建设史上绝无仅有。
2009年以来,山西先后投资600亿元,全面推进民生社会事业的同时,在农村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村通水泥路、中小学校舍改造、卫生室、广播电视、安全饮水;村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社会养老保险),相当于每县每年投入1.3亿元。
山西作为煤炭工业基地,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撑,但经济仍处于欠发达状态,民生欠账多,特别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严重缺失。2009年以前,全省还有3000多个村未通水泥路、2200多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需要进行安全改造、有6971个卫生室“空白村”、9193个村未通广播电视、568万人饮水安全未解决……
这样的状况决不能再延续下去!要让2000万农民兄弟共享转型跨越发展成果。山西省委省政府认识深刻,目标坚定。
基础设施好而全,生活改善暖心头
“村里的超市货物全、价格还便宜;卡拉OK室、健身场所、农家书屋等,让咱有的乐,有的玩,有书看,生活滋润了……”不久前,临县南庄村1870位村民给省长王君的一封信,道出了山西农村的巨大变化。
“民生工作能否搞好,说到底是个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王君说。
4年来,山西全省上下重装上阵,全力推进:省领导全部带队下乡研究部署、督查调度;各市县主要负责人上阵指挥,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数万名机关干部深入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挥汗奋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瞧咱村上的路多光溜,河上的桥多宽敞。娃们再也不用趟水过河上学了,地里的瓜瓜菜菜再也不愁烂掉了,一溜烟儿就送城里了。”大同市天镇县逯家湾镇石咀墩村农民白治满脸得意。
硬化的是街道,通达的是民心。随着2.5万公里村通水泥路建成和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山西农民告别了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农业“丰收愁、歉收愁”的历史。
晋中市修文镇陈侃村的肖振华则有另一番感慨:“过去最犯愁的是有客人来。招待客人连杯茶水都没法泡,茶水里放上白糖,一喝还是满嘴苦咸。”村里祖祖辈辈喝的是苦咸水,老老少少牙发黄、腿酸疼,还经常拉肚子。“现在可好了,村里自来水入户,喝在嘴里,甜在心上,还建了温室大棚,每年能增收三四万元。”目前,全省农村新建1.2万处饮水工程,近600万农民告别了苦咸水。
临汾市永和县南庄乡白家腰村地域偏僻、山高坡陡,曾是卫生室“空白村”,村民买点感冒药都得爬山过沟往镇上跑。“如今有了卫生所,有个头疼脑热闹肚子,再也不用折腾了,抬腿出门就有药。”卫生室虽然不大,但功能齐全,指着宽敞明亮的卫生室,村民贾富满脸笑容。
村村有医生,小病不出村。新建的6971个村卫生室一举结束了农民看病“路费比药费贵”、“小病挨、大病拖”的历史。
“到咱村上你不用问,最好的房子肯定是学校!”阳泉市郊区三郊小学教师刘瑞珍用两张照片见证了村小学的变迁:一张是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教室,11孔窑洞墙皮脱落、布满裂缝;另一张是新盖的3层教学楼,洁白的瓷砖在阳光下放射出柔和的光芒。
截至2010年底,山西省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开工项目完成投资205.7亿元,改建中小学校舍9483所,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投资最多的一项教育工程。
少有所教,老有所养,追求幸福有劲头
“没有农业转型就难以实现产业转型,没有农民和农村转型就难以实现社会结构转型。结合山西‘三农’工作实际,我们将不断赋予‘全覆盖’新内涵,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幸福品牌。”省委书记袁纯清说。
2011年,山西启动的新一轮“五个全覆盖”,侧重于提高农民生活品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改善接受教育及社会保障的条件,为广大农民群众解除近虑远忧。
水浇在根上,钢使在刃上。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是新“五个全覆盖”中含金量最大的项目。
“去年秋天我们的学费全免了,每季度还有补贴。这让我完成了学业。我一定要用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刚跨出校门的程秋香对前途充满信心。她曾就读于长治县职业高中电子信息班,去年秋季临近开学,还在为2500元学费发愁,没想到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让她“喜从天降”。
2011年,山西免除了全省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学生的学费,一举摘掉了30多万农家子女的愁帽子。今年,又将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普通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为农村贫困学生敞开了成才之路,解除了后顾之忧。
“农村老人花费少,新农保每人每月能发65元钱,虽不多但能干的事儿不少,日常用电,买个油盐,够了!”拿到按月发放的养老金,长治县苏店镇苏店村68岁的韩培基一脸快乐。
目前,山西全省每月领取新农保金的人已达265万,到年底,将完成覆盖全省60岁以上农村老人。新一轮“五个全覆盖”,使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居家颐养,返乡创业,城乡差别逐步缩小,开启了农村全新生活。
走进书屋,畅游网络,富了脑袋有奔头
“路不通,收成卖不出去;路通了,种什么、怎么种还是瞎打瞎撞。这难题,小书屋、网络和电视帮我解决啦。”拾掇着即将运走的烟叶、葵花籽等经济作物,蒲县山中乡山中村农民石小喜又是感慨,又是感激。他“万没想到小书屋里有黄金”,闭路线、因特网能拉到村里,电视能看51个频道。
“广播电视、文化体育场所是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接受先进理念、学习实用技术、改善文化生活的好平台。”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十个全覆盖”使农业发展方式悄然发生着转变。农村通广播电视、通互联网,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农民有了学习农业科技知识的条件,各地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现代农业蓬勃兴起。
长治市屯留县上村镇小南村,新建的农村便民连锁商店,不仅有代办旅游、移动通信、红白理事、液化气配送、水泥代销等便民项目,还有农资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等服务。全覆盖后的便民连锁商店,已初步形成“一店多能、一网多用”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终端,为农民致富提供了更多便利。
“以往农闲时节,村里不少人只能打麻将乐呵,有人还聚一起赌博。如今麻将声少了,乡亲们看书、打球、上网、唱歌各取所爱。讲起科学种田来,个个也是一套一套的。”吕梁市兴县赵家坪村农民贺班提说。
“‘十个全覆盖’铺天盖地,新农村建设翻天覆地,农民欢天喜地,村干部扬眉吐气!”农民自编的秧歌词真切生动。
“两轮‘五个全覆盖’使民生覆盖的范围更广、质量更高,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省社科院专家认为,这将大大改善山西“三农”的落后状况,对山西转型跨越、城乡统筹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目前,山西农村新一轮“五个全覆盖”已完成80%以上,年底前可全部完成。全省已完成10万公里的街巷硬化,建成2.8万多个便民连锁商店、2.1万个农家书屋和2.8万多个文体场所,近31万名孩子享受到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265万60岁以上老人率先享受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