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长三角 正文
江苏徐州贾汪区委书记区长未公示财产遭质疑
2012年09月03日 07:02:03来源: 京华时报 李显峰

  □各地官员财产申报案例

  2009年1月1日新疆阿勒泰地区在廉政网上公开新提拔的55名干部的财产申报资料。其后又公示近千名干部。主推这一政策的是市纪委书记吴伟平,2010年8月,吴伟平因病逝世,这项政策随之停顿。

  2009年1月与阿勒泰案例同时,浙江慈溪市公示700余名官员车房等财产信息。公示渠道是本单位政务公开栏。

  2009年6月四川宜宾市在高县率先试点推行基层领导干部家庭财产收入登记制度,首批76名干部如实填写个人以及家庭成员收入,接受监督。高县的亮点是从最基层试点,但未对外公示。

  2009年9月21日湖南浏阳拟提职的75名领导干部在廉政网上公布他们的年收入、房产、投资、车辆等所有财产。公示渠道还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因其公开资料最齐全、公开方式最大众,浏阳模式被称为“最彻底”模式,但最后不了了之。

  2010年1月1日起宁夏银川市要求新提拔的处级领导干部必须进行财产申报。其采取的方法是在官员所在单位内部公示,通过局域网或公告栏公示,外界只有前往该单位才能看到,公示期只有7天。

  2010年9月宁夏青铜峡市在市组织部网站上,公示拟任干部的收入、房产、婚姻状况、推荐票数。干部任前公示推荐票数,当时尚属首例。

  2012年8月1日起江苏省淮安市对淮安市、县两级拟提拔乡级以上干部全部实行财产申报公示。内容涉及:房产、车辆、投资、存款和债务等,但只在内网公示。

  书记表态“要上网就上外网”

  对于官员财产公示,贾汪区委书记的态度是“要上网就上外网,要公开就彻底公开”

  在刘尊华看来,贾汪“勤廉评价系统”格局完整,已经初步发挥了沟通、公开和监督的作用,省内其他市纪委的同行也对这套系统感兴趣。“把网络和群众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它才有生命力。”他说。

  不过贾汪并非“勤廉评价系统”的原创者。在网上能搜到,甘肃省张掖市也有一个勤廉度评价系统,两个网站“长得极像”。这个网站于2011年3月正式上线,至今尚在运转,网页上看到公众对干部的廉政评价分值。凡是贾汪的网站中有的内容,在这里大都能找到身影。

  记者比较发现,张掖的网站没有绩效评价板块。“区别是,他们搞的是廉政部分,我们把勤和廉放到一起去。还加了督查等几个栏目,公开是很必要的,但只公开不督查不行。”刘尊华说。

  最关键的区别在于,在张掖的网站上,领导干部信息公开的“廉洁自律”一栏,同样要求填写个人住房、收入等情况,配偶、子女上学、从业等情况及个人重大事项申报情况。但官员填的基本是警句或空话,而贾汪则落到了实处。

  “张掖的网站,以前我看到有一部分干部是填了(财产)的,不过没去监督,很多人就没填。但是我们要求都填写。如果不公开,群众怎么监督?”刘尊华说,财产公开是领导信息公开非常必要的一部分,正是看重这点,他们要求必填。“有人一开始以为填报财产就是写口号,都被我们打回去。有干部一直没填的,我们也会督促提醒他。不填的话,系统也会自动预警。”

  但目前晒出来的情况,只有1人填了3套房,68.2%只有一套房。对于这样的情况,有网友表示怀疑。有网友在西祠胡同徐州论坛上发起晒家底的话题,第一条跟帖就很辛辣:“猛一看,个个都那么廉政。”

  对于晒得不够实的质疑,贾汪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张秋月曾对媒体表示:“现在瞒报是诚信问题,万一哪天被举报,就是违纪问题,轻重自知。再说,天天面对自己的虚假承诺,也是一种无形压力,多少能起到一些警示作用。如果是假的,心里会发虚。要让纪委来讲,不如主动更改。老百姓关注度高了,会有人被举报。”

  在执行晒家底制度时,贾汪区纪委也得到区委区政府的支持。据《新华日报》报道,贾汪区委书记吴新福曾对此表态:“要公示就一视同仁,要上网就上外网,要公开就彻底公开。或许,还能为全国官员家庭财产公示制度探条路。”刘尊华说,纪委没遇到什么阻力。

  自2009年以来,各地展开了一些官员财产公示的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多数试点最终流产。在这些失败的案例中,公示官员财产的情况主要出现在官员提拔任命前,另外,相关部门虽在公示栏、内网公开,即使在外网,公示数日便撤销,并没有形成常态和长效机制。

  而贾汪的做法则让人眼前一亮——数百名干部的家庭财产信息,在网上一晒就是半年多。但是,当社会舆论分析改革试点再现时,刘尊华却向记者表示:“财产公示只是官员信息公开的一小部分,整个勤廉评价系统才代表我们的探索。”

  一个大的背景是,近年来,江苏省纪委一直在致力于推广勤廉测评体系。早在2006年,苏州太仓市就在推广村级勤廉指数测评,通过群众给政府打分,计算出量化的勤廉指数。去年8月,江苏省纪委在太仓召开现场会,向全省推广苏州和太仓经验。

  去年9月,徐州市纪委在市党代会上提出建立勤廉评价体系,并提出“两个习惯”要求,即习惯在法制的轨道上用权、习惯在监督的环境下工作。同样是在去年,贾汪区委区政府交给区纪委一个课题:如何加强干部队伍的勤政廉政建设、促进贾汪的绿色崛起。

  虽然官方并不愿意突出试点的意义,但贾汪明显比张掖走得更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程文浩教授分析,财产公开是一个原则性要求,是否能够做到,还取决于后台的很多配套制度。“首先是决策者的重视程度和决心问题,第二是制度要求本身的严肃性,如果有个别干部拒不按要求公示财产,就一定要有制约手段。”

前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徐州|贾汪区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江苏徐州600名科级干部网上晒家底 系全国独家
  • 江苏徐州破获特大生产、销售假“人用狂犬疫苗”案
  • 徐州公开选拔135名80后担任镇长副镇长
  • 徐州警方开展反扒会战 2个月抓120余犯罪嫌疑人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