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强的妻子初红卫在查看丈夫的病情
王家强说,结婚这么多年很少和妻子在一起拍照
业务能手他将百名贪官送进了大狱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家强是一个常人、凡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35岁半道出家干反贪,如今,却成为一名办案能手、业务尖子——反贪业务查账、查证、审讯,样样精通,再复杂的账目在他的眼里都变得简单了;再隐秘难寻的证据都逃不过他的追踪;心理防线再强的犯罪嫌疑人,在他好似漫不经心的提问下都心惊胆颤。
“王家强是福山检察院唯一的司法会计、反贪工作的骨干,由于之前干过会计师,他的查账和突破能力是出了名的,经常被抽调到烟台市检察院协助查办重大案件,17年来将上百个贪官送进了监狱。”福山检察院检察长陈勇说。
2007年初,中纪委、高检院成立联合办案组,查办北京某大型国有企业负责人特大受贿案。任务下达后,上级点名让王家强参与。王家强在办案组负责清查该公司账目,寻找犯罪证据,并为进一步侦查提供线索。面对数千册账本和数十万份会计凭证,国家审计署的办案人员都很头疼,不知从何下手。王家强凭着他扎实的会计专业功底,和同事们逐个科目梳理分析,逐份凭证鉴定比对,经过不分昼夜、艰苦细致的筛选排除,终于发现了犯罪嫌疑人设立15亿元的“小金库”,并从中贪污公款的部分证据和相关线索,揪出了作案人的“尾巴”。
接下来的任务更艰巨,要把“小金库”的资金流向一笔一笔的查清楚,从而为案件的侦破和固定证据打下基础。狡猾的犯罪分子为了隐藏证据,在通过银行走帐时,将几千笔资金转来转去,一笔资金多时能转手四五次,加之时间跨度长达七年,涉及多达一百多家银行、储蓄所,要想逐笔查清,难度可想而知。在北京顺义工商银行某储蓄所的凭证仓库里,装满单证的麻袋堆得三米多高,直堆到门口,王家强和同事爬着梯子上去,一袋一袋寻找需要的单证,有时一坐就是一天,夏天热的汗流浃背,冬天两条腿都坐麻了,他和同事们就这样连续奋战了7个多月,最终逐一查明了涉案账户,彻底弄清了该公司“小金库”的所有资金流向,为案件的成功办结发挥了关键作用。案件结束后,办案组的领导和同事都很佩服王家强的查账本领,更敬佩他的“坐功”和吃苦精神。
有着多年反贪经验的王家强还掌握了高超的侦查技巧,如果碰上了不好啃的“硬骨头”,他就对症下药从侧面突破。2004年办理一起国企老总和副总受贿案件时,他首先通过查账,发现了该公司设立的“账外账”,这是一个突破口。他一方面提审犯罪嫌疑人,一方面传讯会计财务人员,去银行调取账目,差资金来源去向。
不过在审讯过程中,那位50多岁的国企老总仗着自己位高权重,根本没把办案干警看在眼里。凭着多年的预审经验,王家强认为如果对其强攻,恐怕很难突破,必须采取“软”办法来取胜。当发现嫌疑人由于上火,老毛病口腔溃疡犯了后,王家强就让犯罪嫌疑人先休息,到药店为他买来药,吃饭时又特意买来了稀饭。尊重和关爱让这位犯了错的国企老总数次流下眼泪,开始配合办案。而那位国企副总曾经在外地检察院干过科长,有着丰富的反审讯经验,可以说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王家强在掌握了初步证据的基础上,对他采用了“硬”办法——强攻。他先抛出个别犯罪情节,再用自首立功政策旁敲侧击,几个回合先来,这位国企副总就扛不住了。
两位国企主要领导的交代,使案件有了重大突破,办案民警最终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烟台市检查系统以此为线索,在该大型国企中刮起了“廉政风暴”,共查处19起窝案串案,案值1000余万元。
2011年初,福山区院承办烟台某建设主管部门纪某受贿案。到案前,只掌握他不到一万元的受贿证据,王家强和办案人员分析,纪某长期在城建部门工作,主管过不少大工程,平时社会交往又比较复杂,肯定还有其他问题。
预审前,他从收集外围寻找证据入手,调来了纪某经手的40多份工程项目合同。凭他的经验从中选出了9份可能有问题的合同,将相关人员姓名、相关数据记在脑中,然后列出提纲投入审讯。他首先从一个个体户承揽的道路绿化工程入手,一上去就点了几个项目和人名,纪某听后开始坐立不安,回答问题词不达意。王家强乘胜追击,又点了一个标的额达数千万的大项目,这时纪某头上开始冒汗,王家强又提了一家监理公司和一个经办人姓名,让纪某说清背后的交易。王家强点的每个项目、每个人名都击中了纪某的要害,纪某以为检察官已经掌握了他的犯罪事实,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不到两个小时就交代了受贿38笔、金额4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近10年来,王家强主办的100多起案件,件件都办成“铁案”,经他手形成的数以千计的指控犯罪的证据,在移送起诉或法院判决时都被认可并采用,起诉率、有罪判决率均达到百分之百。福山区院的反贪工作一直在烟台市名列前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