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广西隆安发现古骆越大型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
2012年09月15日 10:44:52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南宁9月15日专电 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日前在广西隆安发现一个5000多年前的古骆越大型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遗址群以乔建镇儒浩稻神山为主体,包括高岭、大岭、安呑岭等祭祀坛,面积约10平方公里。

  稻神山壮语叫“岜娅”,也叫金榜山,是隆安历史上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隆安时曾慕名考察了金榜山,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记述了金榜山的迷人风貌。

  稻神山实际上是一座大石铲文化时代的岩洞葬遗址,最大的一个岩洞葬有石城封砌,但已被人盗挖。此次发现的骆越稻作文化祭祀遗址群位于稻神山南面,祭祀遗址分布于各个山坡的坡顶,多筑有夯土的祭祀坛,祭祀坛上有众多大石铲祭祀坑。

  稻神山祭祀遗址群的面貌与其他大石铲祭祀遗址有所不同:一是祭祀遗址非常集中,并且致密地向着稻神山分布;二是祭祀遗址上多散布有打碎的砺石,打磨成硕大的半粒谷尖形,或马鞍形、墓碑形;三是石铲祭祀坑内多散撒有黑橄榄核。

  据专家分析,这是稻作文化祭祀遗址,因此设立和放置的物品多和稻作祭祀有关,是有意识的宗教信仰祭品。壮族民间向来有古代的稻谷长得像柚子般大的传说,放置橄榄、卵石是寄托稻谷丰收的意愿。祭祀时将砺石打碎是古骆越人的传统风俗,它来源于伏羲兄妹结婚生出砺石,后打碎砺石遍撒各处才使人类再生的传说,祭祀时将砺石打碎是祈求禾苖快长,人丁兴旺。

  我国知名稻作文化研究专家、中央民族大学原副校长梁庭望现场考察时表示,壮族先民古骆越人是早期发明水稻人工栽培技术的民族之一,隆安是壮族地区稻作文化集中展示的最大亮点,在中国稻作文化展示的厚度上堪比享誉全国的浙江河姆渡稻作文化遗址,是中国稻作文化最集中、最灿烂的显亮点。

【专题】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广西行

标签:遗址责任编辑: 施菲菲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