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南京“表爷”家藏手表2000多块 600多个品牌
2012年09月16日 07:17:55来源: 扬子晚报 张筠文

  “表爷”陈仲仁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藏品。

  最近,手表火了。不仅是网上“火”,生活中也很“火”。提示时间的功能被手机取代后,手表不但没被逐渐淘汰,反而重获新宠,成了身份的象征。南京人陈仲仁,50年前开始收藏手表,如今家里收了2000多块来自世界各地的手表,因其收藏的手表都是数量稀少的老表(最老的有120多年历史),陈仲仁在业内有了“表爷”的称号。昨天,扬子晚报记者来到“表爷”家,看到了不少很少见的老表。

  “表爷”这人

  16岁开始迷上收藏

  为了收钟表几乎跑遍全国

  陈仲仁并非出身豪门大家,也没有从长辈那继承什么古钟表或钱财。“收藏生涯缘于我童年的孤独。”陈仲仁说,他是一个孤儿,小时候被人领养。缺少关爱的他,为缓解儿时孤独,经常到南京堂子街旧货市场看修表匠修表,他觉得赋予旧表新生命的过程很有意思,久而久之便喜欢上了钟表。

  16岁,他买进了自己的第一件藏品。“一块怀表,摊主要2块钱,我钱不够,抵押了身上的衣服才把表买到手。那块表有黄桥烧饼那么大!以后我再没见过这么大的了!第一次出手就让我很满意!”此后的50多年,陈仲仁插过队、当过厂长,也卖过藏品,但始终不变的是对钟表的热爱。80年代,他甚至辞掉了公务繁忙的枕芯厂厂长职务,到南京缝纫机厂当工人,以便有更多空余时间去收表。

  为了收表,他与收废品的人交朋友,人家收废品的时候发现有旧钟表第一时间会通知他。他又与南京一些拍卖行建立关系,收到有收藏价值的古钟表优先卖给他。上世纪80年代末,他还在媒体上登广告求购有收藏价值的钟表,“那几年,家里电话天天响,信件天天有,全国各地都有人与我联系出售或咨询古钟表事宜。”陈仲仁说,只要听说有好钟表,无论在哪个省他都会到现场看一看。“西藏、新疆、海南我也去过啊!全国都跑遍了!”陈仲仁收藏钟表的路越走越宽,数量和精品也越来越多。

  “表爷”的表

  家中藏表2000多块,好表从不戴出门

  陈仲仁的家在南京城南的孝顺里,他家很好找,沿着巷子一直走,看见一座外墙贴满瓷砖,墙上镶着各种什么“家庭收藏馆”、“古钟表收藏家”等称号青石碑的两层小楼便是他家。

  陈仲仁将记者领进一楼最西边的一间屋子,这里放着八个玻璃立橱,两个铁质保险柜,以及一个半人高的保险箱。各式古钟、古表,摆了满满一屋,各种频率的嘀嗒声此起彼伏,俨然是钟表的世界。陈仲仁打开铁质保险柜,记者看到里面放着七八个二十厘米高的塑料桶,桶里装满手表,他取出其中一桶,哗啦把表全倒在桌上,“这是我最近才收的一批表,还没整理分类。”陈仲仁告诉记者,他家里现在有手表2000多块,但有收藏价值的只有1000多块。记者表示想看几块“有收藏价值”的手表,不想看刚收上来的表。陈仲仁迟疑了一下对老伴说:“把楼上那块劳力士拿下来。”原来,一楼这间“钟表屋”展示的都是一般“货色”,真正好的都在楼上。

  “‘表爷’也不好当啊!天天有人找我,要买表!我不藏起来怎么办?”陈仲仁告诉记者,除了保存在甘家大院(民俗博物馆)仓库里供展览用的一部分好表外,家里的好表他一般是不给外人看的。陈仲仁说自己从来不戴自己的表出门,被同行或喜欢表的朋友看见,就会盯着他要买。“也有人说借着戴几天,一戴上就要买。”陈仲仁直接拒绝了记者上楼拍张照片的请求。

  600多个品牌,最老一块表122岁

  陈仲仁的老伴从二楼拿来的是一块“劳力士”,黑色的皮质表带,白色的表盘,记者觉得有些一般。“这款表是1920年左右生产的,在当时属于中高档表。难能可贵的是,保养得非常好,没修过,全部原厂配件,90多年了还能有这个成色很不容易。”这是陈仲仁十几年前花了3500多块从南京一位老人手里买来的。陈仲仁最得意的一块表是一块1890年生产的瑞士劳力士,距今已经122年了(目前在甘家大院仓库里保存),是他藏品中“年龄”最大的。“千万别在稿子描写这块表,被表主人看到肯定会后悔的。”陈仲仁说,这块表是他1979年从一位老师手里买来的,“当时只花了75块,现在可值钱了!”劳力士手表、大八件怀表、中国第一代五针航空表、清代手表、甚至还有日本产的八国联军作战时使用的挂表……陈仲仁的藏品来自世界各地,有600多个品牌。很多记者都没听说过,其中记者还看到早已关闭多年的南京手表厂产的“钟山”和“紫金山”牌手表,陈仲仁说“紫金山”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还有一块以香港沦为英租借地为主题制作的挂表,此表当时全球仅制作生产了100块,上刻有中英文字,警示国人不忘耻辱,这种表流传至今已十分罕见。

  观点

  “表爷”

  价高“钢火”还不如前

  近代名表不值得收藏

  1890年劳力士、1970年的罗马……陈仲仁收藏的手表基本上都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老表”。“现在不少好表已经成了奢侈品,十几万、几十万的价格我可买不起,”陈仲仁说,他收“老表”的主要原因也不是因为价格。“老表多是专业机芯,一款表就是一个机芯,停产后就不会再有重复的,不像现在很多表都是统一机芯,这款表停产了,下一款换个外壳,机芯不变。”不仅如此,用陈仲仁的话说,如今的手表“钢火”也不如老表好。“以前的表材料都很实在,质量也好。就拿金表来说,现在的金表基本都是18K的,我的金表都是纯金的。现在有几款表机芯材料是铜?都是合金!我收藏的表,机芯90%材料是铜的。”陈仲仁说,从长远来看,同等价位的“老表”比现代表值钱多了。他只要随便用几块“老表”,就能换块现在几十万的好表,但他不乐意。

  “表爷”外传

  他还是个修表高手

  被聘为宫廷钟表维修师

  陈仲仁不仅擅长收藏,修表也是内行。“我手艺其实一般,属于无师自通。”陈仲仁说,在上学期间,由于非常迷恋钟表,他经常把钟表带到课堂上把玩。玩着玩着他就开始将钟表拆了装,装了再拆,后来就会修表了。朋友中有人手表坏了,或钟表的疑难杂症在外面修不好,总是拿到陈仲仁这儿来“求医”。为了确保手表运转正常,陈仲仁将修好的表全部戴在手腕上,以测试效果。“经常有人会带着异样眼神看我,他们很奇怪为什么我手上戴那么多表……”陈仲仁说,以前他还会和人解释一下,但现在习惯了,都懒得开口解释。

  “也许我技术不是最好的,但配件一定是最多的。”因为家里的钟表多,又有几十年的修表经验,2011年陈仲仁被南京博物院聘请为南京博物院宫廷钟表维修师。“我现在更希望有热心市民能把家中不用的老旧钟表卖给我,指不定哪天收来的物件里有重要零部件,又能让博物院里一台老钟表重新走起来了。”

标签:表爷|收藏责任编辑: 郭清源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收藏者无意露家底 引来4名持刀歹徒抢字画(图)
  • 王刚首次回应砸宝风波:不过是“狗咬人”闹剧
  • 北京文物局微博回应“砸真品”质疑 被砸文物皆是假
  • 北京市文物局:王刚“鉴宝”节目中所砸均为赝品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