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全社会喜迎党的十八大之际,中央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一批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受到隆重表彰。他们取得的显著成效,是十年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光辉成就的缩影;他们创造的突出业绩,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丰硕成果的象征。
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自觉。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的十六大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摆上前所未有的重要议程,在新的历史起点拉开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序幕,开启了新时期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征程。
“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十年来,从把握文化的双重属性,到确定文化发展的双重任务,从划清“公益性”与“经营性”的楚河汉界,到促进“事业”与“产业”的比翼齐飞,到推动政府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到把握文化“魂”与“体”的辩证关系,我们党不断实现着对文化建设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推动了文化发展实践上的重大创新。通过坚持不懈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领域整体面貌和发展格局焕然一新,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十年探索,最根本的突破是观念的突破。我们在创新中发展、在探索中总结,深化了对文化发展方向、文化发展动力、文化发展战略等概念的认识,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理念。这些新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领域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日益转化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
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气象,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新局面。十年间,我们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迎来了欣欣向荣的春天。政府十年来的文化基础设施投入是此前几十年的总和,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建成。到2011年底,全国共有国有文化企业1万余家,约有40%诞生于2003年以后的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文化产业整体规模和实力不断提升,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近150个国家与我们展开政府间的文化合作,近400所孔子学院走出国门……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体现文化发展规律、引领文化繁荣昌盛,是一条科学发展、改革创新的文化强国之路。
十年改革,最显著的变化是文化活力与创造能力的充分释放。体制机制的变革,有力促进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发展,有力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繁荣,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有力促进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有力促进了各类文化人才竞相涌现。
纵观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文化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在新世纪的深化和升华,是改革开放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望未来,让我们以更加强烈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把握文化发展的难得机遇,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局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