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0月12日讯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昨天,当这个消息从遥远的瑞典传来,中国文坛、媒体,老百姓们都陷入一种“热烈”。
北京时间11日19时,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在瑞典文学院会议厅,宣布了获奖者姓名。他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
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魔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官世界。”
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无比简短和平静。彼得用了不到30秒宣布获奖人和颁奖词,围在他面前的媒体甚至用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然后报以掌声。这其中,包括首次获得邀请的、挤在最前面的中央电视台记者。
随后,评委会对莫言进行了连线采访。那位连线的外籍女记者按照西方人的习惯,把莫言叫成了“言莫”。
莫言说得知获奖的时候“狂喜而又惶恐,因为我觉得自己离诺贝尔文学奖很遥远”,他希望通过写作改变命运,推荐年轻读者阅读他的《生死疲劳》和《红高粱》。而他和家人庆祝获奖的方式是:包饺子。
自从一个月前离开杭州,莫言一直处于闭关状态,手机每天只定时开机5分钟。
前几天,莫言回到了老家潍坊市高密县,住在二哥管谟欣的家中。昨天,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管谟欣。他告诉记者,弟弟跟亲友们庆祝了不到5分钟,就又回到楼上去了。很快家里就陷入了数百家媒体的包围中。
昨晚9点,穿着粉衬衫、米黄色外套的莫言终于公开亮相,笑眯眯地在当地一个酒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记者问得奖对他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他幽默地回答:“意味着这段时间要接待你们。”
“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等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你作品中的什么地方打动了评委”时,莫言说:“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莫言对于之前众说纷纭的舆论表示了感谢:“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有哪些缺陷和不足,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发扬。”
按照诺贝尔奖有关章程,文学奖奖金为800多万瑞典克朗,折换成人民币为700多万元。莫言将于12月10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摩参加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
- 莫言荣获2012诺贝尔文学奖 龙泉是他祖先所在地
- 莫言部分书籍杭城卖断货 诺奖能否重燃国人文学梦?
- 学文学自然科学还是美术 大一新生写信向校长求教
- 浙籍科学家俞君英:多功能干细胞已可工业化生产
- 莫名其妙“被诺奖” 莫言回应记者说“没看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