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会像片中的桃姐一样徐徐老去,面临死亡;每个人也都会像Roger一样,看着身边的老人缓缓步入暮年,不得不接受生离死别的伤痛。”电影《桃姐》的导演许鞍华曾这样说。
明天我们如何养老?怎么才能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祥和的晚年?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经济社会急剧变化的现状让“中国式养老”面临诸多难题。
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并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3亿,几乎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
据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介绍,现在我国老龄人口总量世界第一,老龄化发展速度世界第一,这三个一,决定了中国养老问题的艰巨和复杂。
老人要安享晚年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拥有健康的身体、有充足的金钱储备、有适合自己的地方养老、有家人陪伴、生病了有人照顾等。
目前,我国的城乡养老体系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补充,社区养老为依托。以北京为例,根据政府出台的“9064”养老服务模式,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0%,社区养老占6%,机构养老占4%。
家庭养老是我国传统养老方式。而今,421家庭模式,使年轻人面临需要同时赡养多位老人的压力。同时,年轻人在社会经济压力下的“啃老”也已经成了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失独家庭”问题也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卫生部《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统计中,中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据估计,这类家庭“至少一百万”。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在社会现实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
机构养老也面临诸多问题。据新华网记者调查,一些城市中原本承担“托底”作用的公办养老院在自主经营中正慢慢变味儿:条件优越的养老资源被“特权”老人争相占用,而普通老人却因挤不进大门晚景凄凉。
中国老龄化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家庭养老功能明显弱化。目前,我国平均每个家庭只有3.1人,家庭小型化加上人口流动性的增强,使城乡“空巢”家庭大幅增加,如何养老成为一道社会考题。“空巢”老人除了需要面对虚弱多病的身体、并不宽裕的收入,还不得不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常年的孤独寂寞。
根据民政部的数据,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2010年,全国65岁以上“空巢老人”有4150万人,到“十二五”期末将超过5100万人,占老年人口的近1/4。而根据目前空巢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18年后每二十位中国人中就有一位空巢老人。
2012年6月26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修订草案中“常回家看看”——即“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是否适合写入法律引起了社会各界热议。
来源:新华网综合 作者: 编辑:金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