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10月22日电 对一些银行为找不到好项目、不少企业好项目找不到资金来源、部分地方政府愁于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情况,浙江台州创新“绿色节能贷款”,探索银企政“三赢”的环保融资之路。但由于区域政策差异、法律法规尚不完善、信息共享渠道不畅等原因,这一极具生命力的新型信贷产品,面临着在更大层面推广的困扰,需引起政策扶持。
小微企业恐成“节能死角”环保融资催生“绿色信贷”
不少企业人士表示,一提起节能减排,都会想到煤电、钢铁、制药等大型企业,其节能减排项目有时涉及上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资金,大多有政府或大型商业银行的支持。量大面广、产业层次低、利润稀薄的小微企业却常常由于无力承担环保成本,极易成为节能减排“死角”。
台州市一些小企业就备受节能成本的困扰。在成立于1987年的民营企业台州市华兴纺机厂,主要生产设备是注塑机。旧注塑机在生产过程中,机筒温度达到工艺要求后,要恒温10-20分钟左右才能再次开机;并且启动马达后,待机空转2-5分钟无异常声响才能进入工作程序。旧注塑机既费马达又费电,而且产品数量、质量都上不去。2010年,企业对13台旧注塑机进行节能改造,花费60多万元自有资金,就再没钱添置改进性能、降低能耗的新设备了。
华兴纺机厂在浙江省小微企业中并非个例。统计资料显示,全省小微企业56.9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7%。这些企业普遍处于成长阶段,经营规模小、资金缺口大、技术水平落后、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问题突出,面对节能减排资金和技术双重缺口,既缺少转型升级的能力,也缺乏内生动力。
2011年底,台州银行在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技术支持下,加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气候融资创新贷款中的“小微企业绿色节能贷款项目”,向路桥区小微企业推出绿色节能贷款,不用任何抵押物,只要企业项目能使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就能申请贷款,贷款金额为5万-500万元,期限为3个月至3年。为了“专款专用”,达到绿色环保效果,获得贷款的企业需遵守一定的规则--将贷款用于更新节能设备或改进生产工艺流程,而非日常经营周转。
在台州银监分局的牵头下,台州市路桥区政府与台州银行签订“中小企业节能信贷项目协议”,优先支持路桥区资产总额低于2000万元的小微企业进行节能增效技术改造。而在此前,浙江省一些地方的绿色信贷大多是指“环保一票否决”,上污染黑名单的企业无法申请银行贷款。台州银监分局有关人士表示,此项创新则鼓励企业依靠节能减排进行转型升级,可以优先或低成本获得银行贷款。
“金融杠杆”撬动节能减排企业银行政府实现“三赢”
申请“绿色节能贷款”后,2012年3月,华兴纺机厂获得了台州银行74万元的贷款。记者看到,总经理张志海用这笔钱给厂里添置了5台新的注塑机,“新机器比起老的稳定且省电!”
这一说法从台州银行后期评估中得到验证。根据台州银行能源利用评估专员的节能评估,通过对企业实际生产情况对比发现,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单位产品能耗降低20.75%,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6.54吨、减少用电量42.7万度、节省资金38万元。相当于企业两年省下的电费就足够归还贷款了。
“我们发放的绿色节能贷款执行基准利率,一般为5%-6%,远低于其他贷款利率。”台州银行小额信贷处副处长林鑫说,绿色节能贷款以较低贷款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又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提升了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能力。
林鑫认为,短期来看,靠利差赚钱的银行发放这些贷款,似乎亏了。但从长期来看,银行是一个服务行业,只有将客户服务好了,才能持续共同发展。“2012年一季度末,台州银行5.8万贷款客户,户均贷款额仅46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下的贷款客户占91.85%,小微企业才是我们的‘大客户’。”林鑫说。
根据台州银行6月公布的数字,绿色节能贷款累计发放55笔,金额达3671万元。据此估算,这些小微企业平均每笔贷款额度约66万元。
从绿色节能贷款中获益的,不仅仅是小微企业和银行。根据当地政府部门估算,台州银行发放的绿色节能贷款,预计每年能节约用电1979.12万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856.58吨,社会和政府也是绿色节能贷款的获益者。路桥区还给银行贷款总额度2%的补贴,以“金融杠杆”来撬动企业转型升级。
“绿贷”走出台州前景难测规避风险尚需多措并举
目前,台州银行决定逐步在其他地方推广绿色节能贷款,首选是浙江省会杭州。然而台州银行担心,“绿贷”跨出台州市路桥区就没有了政府补贴,再加之诸多因素,前景可能扑朔迷离,在更大范围推广不得不“审慎”为之。据记者调查,除台州银行外,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机构均涉足绿色信贷,但多由于配套办法不足面临推广困扰。
同时研究环境法学和金融法学的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副教授叶勇飞认为,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绿色信贷的步子应该迈得越大越好;而从金融角度来看,绿色信贷的步子应该迈得小一些,因为无抵押信贷终归有风险,且产生的效益也不明显。然而,利用“金融杠杆”推动节能减排是大势所趋,推广后也有利于降低银行业资金成本,优化信贷结构。
林鑫和叶勇飞等专家建议,绿色信贷在推广过程中,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套各类措施。首先,企业的节能减排具有一定正外部性(即企业的行为会对外界产生好处),政府应直接补贴企业或通过银行间接补贴,弥补小微企业节能减排的成本。其次,制定“绿贷”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贷款发放的具体操作细则,用法律法规促进多部门、多行业联合,确保“绿贷”能充分发挥银行的杠杆效应,在更大程度上保障资金的高效公平使用。
专家还建议环保部门、第三方鉴定机构汇同金融机构一齐共同发挥审核作用,确保政策精准地支持节能环保项目。目前,台州银行虽建起一套环保评估体系,但绿色信贷一旦铺开,每个银行自建一套评估体系的做法不切实际,也不经济,建议环保、经信部门联合高校科研单位组建第三方鉴定机构,对企业项目实施前后的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并反馈,为绿色信贷的实施效果把关。
此外,“绿贷”还需要通畅的信息交流渠道。建议环保等部门加强和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之间的信息交流,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这方面,浙江省正在努力,浙江银监局与浙江省环保厅已联手开通绿色信贷信息共享平台,与环保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企业环境信息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信息的使用情况,均能在这一平台上共享。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