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叶至孝老人在家人和社区志愿者的簇拥下,准备吹熄生日蛋糕上的蜡烛。 10月23日是重阳节,对于天津市和平区绵阳道社区的叶至孝老人来说,更是意义非凡——这一天是他的百岁生日。在22日为他提前举办的祝寿会上,社区志愿者与和平中心小学的师生们为他送上鲜花、蛋糕和《百寿图》,向他表达诚挚的祝福。新华社发(游思行摄)
新华网北京10月22日电 “最美不过夕阳红”,然而许多老年人却面临“晚年何处安放”的困惑。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银发浪潮”来袭,养老“大堤”能否抵挡?
50个老人一张床,去哪里养?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赵女士已过古稀之年,几年前唯一的女儿去世。老两口想找一家养老院养老。可一打听,入住区里的公办养老机构少则等两三年,多则要七八年。
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发展到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但平均下来,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
养老护理员更是短缺,且专业化程度低。我国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需要1000多万名,而目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其中一半左右是文盲。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说,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缺乏,暴露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
“养老是一门科学,不能粗放管理。”曾任职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傅旻认为,一方面公办养老机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民办养老事业发展缓慢,服务方式单一,缺乏特色,难以满足老人的多元需求。
过半家庭空巢,我的寂寞有谁懂?
“养儿防老”过时了。家住北京亚运村的80岁的黄林华奶奶说:“儿女们都在国外,家里总是冷冷清清,打来越洋电话问候的温暖也太短暂了。”
民政部的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近一成的老人单身。预计到“十二五”期末,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这些空巢老人得不到应有的生活照料,生病也无人照顾,情感慰藉更是无从谈起。
北京市密云县法院法官王雪说:“近年来,包含精神赡养诉求的案件明显上升,约2/3的老人反映子女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精神赡养问题成了老龄化问题的新挑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教授穆光宗表示,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经济上具备自我养老能力的老年人在逐步增多。不过,他们精神需求还不能得到满足,这正是大多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何给予老年人更多精神关怀,已经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