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严格评价淘汰机制
新华网记者:网友对于“尼山学堂”学生的选拔很感兴趣,请问学院采取一种怎样的选拔方式?
王学典:我们有一套包括笔试和面试的严格考察和选拔程序。考察内容是学生对古典学术的了解和理解水平,比如今年的笔试中有一道题目出自《后汉书》,要求对一段文言文进行断句和诠释。面试时我们采取逐一面试的方法,全面考察学生个人的兴趣、知识基础和知识结构。
进入“尼山学堂”学习,还有一套相当严格的评价、考核机制和淘汰机制。首先是实行综合评价,采取学生互评、任课教师评价、导师评价、教授小组评价等多元评价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基础、兴趣和发展。其次是实行学生滚动制,对于不能适应“尼山学堂”学习要求,综合评价不合格的学生实行每学期一警示、两学期一淘汰,淘汰的学生原则上转入原专业或者相近专业学习。最后是特别优秀的本科生享受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机会,大概60%的学生将得到这一机会。不符合条件的转入相关专业学习,补修必要课程后按本科毕业。
我们今年还计划推出了一个“孔子游学计划”,带领学生去尼山、孔府、孔庙等游历,让学生实地感受儒学文化的魅力。
新华网记者: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设立,就业都是应该解决的主要问题,那么,国内对儒学人才的需求如何?就业主要有哪些行业和领域?
王学典:在教育部公布的现行招生目录上没有“儒学”这一学科,因而暂时也无法颁发“儒学”学科的毕业证书。“尼山学堂”学生在本科毕业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哲学、文学、历史学三个专业中任选一个专业毕业,学校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硕士毕业时则根据主修方向,颁发相应的硕士学位。学校同时给“尼山学堂”毕业生颁发荣誉学院证书。学生毕业以后可以从事宣传、教学乃至研究等工作。
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对“儒学”学科的直接需要还不太多,不过相信随着儒学的推广与普及、中华文化的复兴,国内乃至国际社会对此类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儒学不是一味守旧的思想学说
新华网记者:有网友担心,上儒学课程是不是要穿着长袍,每日读“八股”呢?学生会不会以后变得很刻板?
王学典: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在进入“尼山学堂”之前就已具备了现代科学、现代政治理念等现代的知识背景和知识积累,在此前提下他们不可能成为一些泥古不化的呆板书生。
在学生培养上,尽管读经典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经典并不意味着复古,儒学不是一个保守落后、一味守旧的思想学说,“穿长袍”等疑虑完全是不着边际。
我们学习、研究儒学不是一味盲目地全盘接受儒家的主张,在学习和研究儒学的同时我们要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对儒学进行现代诠释,实现其现代转化。经过现代转化的儒学既能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摈弃其中过时的、腐朽的落后部分。
我们希望培养出能够传承、研究、创新和传播中国古典学术的高水平专门人才、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积极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知识精英。
新华网记者:请问这一专业学习费用情况怎样?
王学典:这一专业的学习费用与现有的文、史、哲学科大体上没什么区别,没有别的任何特殊费用。相反,学校计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国学热”有现实原因
新华网记者:对于近年的“国学热”现象,您怎么看?
王学典:近年来出现的“国学热”有深刻的时代背景。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而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互为表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长治久安和持续繁荣,必须以中华文化的复兴为基本条件。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道德危机、认同危机、价值信仰危机等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对文化复兴的需要极为迫切,当前的“国学热”、“读经热”即是民间社会诉求的反应与表达。
儒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创造的道德哲学、所倡导的道德理想、所秉持的道德原则、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所拥有的道德资源、所蕴含的道德力量,经过现代转化,对于丰富国人道德知识、提升国人道德境界、创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形成良好的道德路向、增强民族道德力量、改善民族道德形象,意义重大。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