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消除“中国式接送孩子”背后的不安全感
2012年10月25日 09:55:01来源: 新华网 屠国玺

  新华网兰州10月25日电 每到清晨上学和下午放学时间,在各个小学和幼儿园的门口,总会聚集着大量家长,将自家的孩子亲手送进学校或是迎出校园,以实现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无缝对接”,这就是最新热议的“中国式接送孩子”现象。

  “中国式接送孩子”带来了许多问题。对孩子而言,过分的呵护使孩子缺乏必要的锻炼,不利于孩子独立能力的培养;对家长而言,每天早晚的接送得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甚至占据一部分上班时间;而对于社会而言,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各式交通工具,又加剧了学校所在路段的交通拥堵。

  实际这些问题几乎每个家长都明白,但许多家长仍要“无奈”地将这种接送继续下去,因为在“中国式接送孩子”背后,是切切实实的“不安全感”。那么,这种“不安全感”该如何消除呢?

  我们可以进行一次反向思考:清早,孩子独自出了自家小区,他是否可以就近走到学校?一路走来人行道上是否没有胡乱停放和行驶的小汽车,斑马线上机动车会主动避让,能容许他安全到达?要是学校离家远一些,他是否一出门就可以坐上安全的校车,或是乘坐公交车辆也会有大家的帮助?

  实际情况并不如我们的想象,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并不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能保障他们独立出行的安全交通环境。所以,消除“中国式接送孩子”背后的不安全感,安全交通环境的创建方面需要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其次,校园及周边的环境安全也应得到更多关注。近年来,一些发生在校园周边针对学生人身安全的暴力事件,使家长们心里感觉不踏实,而校园周边大量小摊贩出售的“垃圾”食品又使家长不得不担心起孩子的卫生和健康。

  当然,就家长而言,也应该学会“适当”放手,培育孩子主动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让孩子得到更多锻炼和自我成长。

  所以,消除“中国式接送孩子”背后的不安全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应该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要弥补在交通、治安、卫生等多方面的社会公共政策缺失,才能为孩子的上下学之路筑起安全“防火墙”。

标签:中国式接送孩子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