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拼图》、《当婆婆遇上妈》、《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丈母娘来了》、《新女婿时代》……近来,电视荧幕上弥漫着婆婆、丈母娘、媳妇、女婿之间的“硝烟”。有人戏称这类电视剧称为“家斗剧”。
近几年,婆婆与媳妇、岳母与女婿、亲家之间的那些事被演绎得十分透彻。作为一个日渐成熟的家庭伦理剧的亚类型,此类作品的叙事主题、形象符号和叙述技巧越来越趋同。剧中情节往往是婆婆与媳妇争锋,亲家之间斗智斗勇,男人于老婆与老妈中间水深火热,这样的桥段让人触目惊心,更有年轻观众表示自己患上了“恐婚症”。
难道生活中的婆婆和丈母娘真如洪水猛兽般可怕吗?仔细分析,一些影视剧创作存在着丑化甚至妖魔化婆婆或丈母娘的形象、夸大生活中矛盾的问题。一些作品,呈现矛盾多,而缺乏值得观众借鉴的解决之道。
雷同情节贯穿家斗剧
众多的婆媳剧热衷于展示婆媳矛盾和冲突,从柴米油盐的小事到房车医疗的大事,事事都会成为战火爆发的导火索;从小吵小闹到摔盆打碗,由家庭成员之间的摩擦而导致的家庭战争步步惊心,层层升级。
在诸多家斗剧中,“凶丈母娘”要房子、“恶婆婆”要孙子,成了制造接二连三矛盾的杀手锏,从《夫妻那些事》、《裸婚时代》到《金太郎的幸福生活》都有这样的特点。甚至成为了整个故事的主线。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婆婆、丈母娘加媳妇,这三个女人的戏却是怎么都演不完。研究电视剧多年的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黑特教授告诉记者,一些“家斗剧”能够热播,还是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普通人的心灵。但是一种叙事模式被过多的克隆,缺少创新精神则十分让人担忧。
此类家斗剧一般在篇幅设置上,花大篇幅叙述婆媳矛盾的发生、发展和激化,将家庭的小问题演绎成极端的冲突。只有剩下的小尾巴简单交代如何化解,甚至有的时候化解的办法让人感到意外与莫名其妙。因为缺少对生活的启迪作用,观众在不断地接受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亲情关系的认知,每部剧都在重复着婆婆、丈母娘的各种刁难,难怪有些观众觉得看了家斗剧患上了“恐婚症”。
事实上,家斗剧之所以如此被热捧,还得益于其较为可观的性价比。对投资方和影视公司而言,拍摄既不需要耗资巨大的特殊场景,也不需要身价昂贵的明星阵容,只要剧本合适,基本上就能以较少的投资获得较为丰厚的回报。对于编剧来说,这样的题材,似乎也不用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功夫,按着套路走,省时省力回报高。
《媳妇的美好时代》、《我的美丽人生》、《双城生活》的编剧王丽萍表示,自己有时候也会很迷茫。“数据表明,中国所有电视台黄金档的剧集容量去年上升到8000集左右,而目前电视剧的年产量在2万集,编剧要去哪里找自己的份额?家庭剧的题材越写越窄,我们特别有危机感。”
《媳妇的美好时代》走红之后,各种“时代”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如《妯娌的三国时代》、《新女婿时代》等。婆媳之间故事被拍得山穷水尽了之后,亲家、丈母娘和女婿、媳妇和公公又成了新的突破点,《婆婆来了》火了,就有了《丈母娘来了》、《继父来了》。各种新颖的人物关系都被写了,或者正在写。但是内容情节、人物设置上,却往往是换汤不换药。家斗剧的内容模式化、人物脸谱化使得同一题材的作品被大规模批量生产。而一旦同质化,随之带来的便是观众的厌恶,这是值得编剧、导演、制片人注意的问题。
“凤凰男”一定不能嫁?
有网友总结出了这样的观剧心得:凤凰男绝对不能嫁;婆婆遇到丈母娘必定鸡飞狗跳;千万不能生儿子,长大了两头受气……
如果嫁给山窝窝里出来的“凤凰男”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王贵与安娜》、《双面胶》、《婆婆来了》、《新结婚时代》等一系列电视剧告诉女观众的是:悲惨地无法言说。很多家长甚至拿这些电视剧教育自己的女儿,千万不能找凤凰男。
《双面胶》中的婆婆因为儿子没有回来就把做了一半的红烧肉撤了下来,只给媳妇吃剩菜;《婆婆来了》中的婆婆更是不可理喻,自作主张地从农村带着一大家人直奔北京生活,甚至盘算着儿子儿媳妇家的房子和财产;《新结婚时代》里男主人公家的农村亲戚蛮不讲理,白吃白喝不算还觉得理所当然……
影视剧拥有庞大的收视人群,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如此突出城乡之间的罅隙,将城乡结合的婚姻描述成猛虎野兽一样,这样的剧情设计人为地放大了城乡、贫富之间的差异。显然对观众的认知造成不良的导向作用。
在诸多影视剧中,婚事成为了两家人的战事。剧中男女主人公想要结婚,双方家长都要跳出来反对,互相看不上。在《裸婚时代》中,相恋近10年情侣,本以为结婚是水到渠成的事,却没想到遇到双方家长的同时反对,使二人差点产生私奔的念头;《当婆婆遇上妈》中,婆婆一心想让儿子娶局长的千金,因而想方设法要拆散儿子与儿媳,儿媳受到婆婆百般刁难,一边的丈母娘看不过去了,抱着保护女儿的心态跳出来和亲家据理力争,又一场婆婆和丈母娘的“世纪大战”爆发了;《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中,尖酸刻薄的丈母娘给女儿的幸福生活无端生出许多障碍……
各种牙尖嘴利、无事生非的婆婆和丈母娘,让观众对婚姻生活心存怯意,生怕自己会遇上这样的婆婆和丈母娘,甚至萌生结婚恐惧症。
影视剧中各种矛盾的呈现让观众对家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但也正是剧中反复涉及的矛盾冲突也令不少观众对婚姻生活以及如何同丈母娘和婆婆相处产生担忧,甚至修改了自己的择偶标准。
在社区工作的张阿姨,站在过来人的角度说:“其实,生活中很多婆婆和媳妇的关系大多很融洽。亲家之间难得见面,客气还来不及,哪能像有些电视剧里那样为了点小事就打起来?家庭中的小摩擦小矛盾在所难免,但解决问题靠的不是吵架冷战,而是宽容和智慧。
亲情与孝道应是家庭伦理剧主旋律
有些“家斗剧”为了加强戏剧冲突,就将人物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处理方式也变得暴力,过分地制造戏剧张力,把家庭矛盾推向一种极致状态,偏离了社会认知的审美价值。各种类型的家庭剧之所以受欢迎,归根结底在于其接地气的现实主义精神,但有些家斗剧把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夸张、极致化为万劫不复的深渊,亦脱离了生活本身的意趣。
在采访中,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王黑特教授专门对比了中韩两国家庭伦理剧的叙事差异,王黑特说:“韩国电视剧更多表现的是传统家庭的价值观念,即以孝为核心亲情。我们中国传统是隔代同居大家庭,随着现代化的转型,20世纪以来,核心家庭(由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组成的家庭)逐渐代替中国传统成为一种主流家庭模式。核心家庭和传统隔代同居大家庭,家庭功能差别是非常大的,但我更希望我们电视剧多写一些把我们传统大家庭隔代同居这种大家庭体现出来。比如说《大宅门》这样的电视剧,就非常好,在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都有很高的收视率,恰恰是因为他的家族气氛。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看到太多流淌在我们身上的价值体系,到现在我们能够体验这种价值体系,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伦理关系,我们很亲切,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自身的价值体系,而不是西方的。”
社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带来空前的精神压力,“宫斗”、“职场斗”偃旗息鼓后,还要面对“家斗”,实在让人胆寒心凉。相信观众们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表现家庭温馨和亲情的家庭剧,看到“家和”而不是“家斗”。观众不仅能够在观赏的过程中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而且能品味其中所表现和颂扬的温馨美好的感情。
在这个幸福感缺失的时代,家庭剧更有责任宣扬美好,解读美好,引导观众体会美好,而不是一味的苦情。电视剧编导们能始终以一种善意的笔触巧妙地处理家庭成员间因生活理念造成的矛盾,而不是一种蛮不讲理地鞭挞,让观众在影视剧里学到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感受到家庭中亲情的温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