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困难残疾人保障水平落实好今年十件民生实事
陈建华昨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昨天下午,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会议通报了2012年十件民生实事落实进展情况,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广州市扩大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发放对象提高发放标准的实施意见》、《广州市2013-2016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修订)》、《关于我市建设深层隧道治水的建议及东濠涌深层隧道试点方案》、《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项目方案》等文件稿。后3份文件稿将根据会议审议意见修改完善后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陈建华强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特别是困难残疾人保障事业。政府将遵循底线民生原则,将有限的公共资源,集中向困难群体尤其是困难残疾人群体倾斜,帮扶有迫切需要的人群。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坚定正确的行政立场,在民生工程建设中,要坚持“经济、美观、实用”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百姓得益的原则,认认真真地把民生实事做实做好。要大力推进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率。
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金扩面提标
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决定》提出的“实施对残疾人的特别救助,逐步扩大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发放范围”的要求,市有关部门起草了《广州市扩大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发放对象提高发放标准的实施意见(送审稿)》,拟对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金实行扩面提标。发放广州市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金,目的是强化对广州困难残疾人的扶助,减轻困难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压力。从1999年实施贫困残疾人专项救济以来,经历了3次提高发放标准、3次扩大覆盖面。救济覆盖面从低保家庭1级残疾人覆盖到低保家庭的1-4级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的1-4级残疾人、无收入1级重度残疾人。救助标准按残疾程度从每人每月100元、50元、30元提高到180元、90元、50元。此次则将补助金标准分别提高到了250元、150元、150元,从2013年1月1日起执行。此外,该实施意见还规定了专项补助金申领办法等内容。
在认真听取各部门讨论后,陈建华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特别是困难残疾人保障事业。提高困难残疾人专项补助标准、扩大受益困难残疾群体覆盖面,体现了政府做好“底线民生”的决心。在今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政府将遵循“底线民生”的原则,做好“托底工程”,将有限的公共资源,集中向困难群体尤其是困难残疾人群体倾斜,重点帮扶有迫切需要的人群。
认认真真把民生实事做实做好
为抓好今年“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坚决兑现政府承诺,市政府办公厅从年初开始便加强对“十件民生实事”办理落实工作的跟踪督办,按照“每月一报,每季度一小结,每半年全面检查”的要求,及时将落实进展情况向市政府领导报告后进行通报,并以季度为节点向社会公开。近期,根据陈建华市长的有关批示精神,市政府办公厅对“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情况逐项进行对照检查。据统计,今年的“十件民生实事”共细分为20项任务。截至10月底,其中有10项任务已经完成,有7项任务预计可在年底前完成,其余3项任务将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在年底前完成。
陈建华对照“十件民生实事”完成情况一览表,详细了解了今年“十件民生实事”的实施进展情况和遇到的主要问题,充分听取有关部门意见,并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十件民生实事”是本届政府第一年为市民办的实事,是各相关部门在进行了认真测算后,市政府对广大市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民生工程建设中,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坚定正确的行政立场,坚持“经济、美观、实用”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百姓得益的原则,认认真真地把民生实事做实做好。要仔细检查工作进度,没有完成的事项要抓紧协调,全力以赴抓落实。市政府办公厅要在下个月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加强完成进度的督办。
进一步深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012年1月30日,市长陈建华主持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根据全市实际情况,对广州市“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行修订,确保各项计划的科学性、精确性。7月10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万庆良主持召开市6项重点工作专题汇报会,要求从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对“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项目进行再梳理。市有关部门经过收集资料、现场调研,并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形成了《广州市2013-2016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修订)》。根据该修订稿,“十二五”期间,广州规划建设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超过200个,包括机场设施、港口设施、国家铁路设施、城际轨道设施、高速公路、城市轨道设施、城市道路项目、公交站场项目、交通疏堵专项,以及部分策划项目等。
在认真听取了部分汇报和讨论后,陈建华指出,市交通部门要认真吸收各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该规划修订稿做进一步的完善。要进一步深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强公交站场建设,将其作为实现公交优先的有力抓手,作为优化空气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地面公交的主体建设和轨道交通的骨干建设,大大提高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率,同时有效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真正破解城市交通难题和环境保护难题。
研究解决城区内涝、截污等问题
亚运前,广州市举全市之力系统治水,水环境得到明显好转,初步实现了“水更清”的目标。当前,广州市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老城区存在的排水问题,提出在老城区建设深层隧道,并与现有浅层排水系统衔接,综合解决老城区内涝、截污不彻底、初雨污染等问题。市有关部门制定了《关于我市建设深层隧道治水的建议及东濠涌深层隧道试点方案(稿)》。
在认真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后,陈建华指出,广州探索建设深层隧道治水,开启了国内城市开展深层隧道治水的先河。广州既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又不能生搬硬套,要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结合本地实际,从每个区域的降雨量、地表硬化率等各项指标上,细化考量,科学论证,严格控制风险,有效解决广州内涝、截污等问题,全面提升广州治水能力。
研究新型有轨电车项目,推进“公交优先”
海珠区是广州市实施“中调”战略的重要空间载体,该区域将优化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快捷接驳。新型有轨电车是介于地铁和公共汽车之间的第三套公交系统,其安全、环保,有利于控制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增强海珠区沿江走廊公共交通覆盖,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昨天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海珠区环岛新型有轨电车项目方案(稿)》,并将进一步优化修改完善后报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