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于家庭和课堂间,她累到左耳失聪;微博扩散后网友赞她是江苏版“爱情天梯”
十年前,陶鹤山不幸罹患脑癌,手术后失去了行走能力,为挽救丈夫,南京艺术学院思政课老师张德琴开始了爱情苦守。现在陶鹤山终于站起来了。医生赞叹,这是爱的奇迹。最近这段爱情故事在微博上流传甚广,网友感叹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原来就在身边。扬子晚报记者李冲
同甘14年:癌症让这个家偏离了幸福航道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来到张德琴老师家中进行采访。她说:“我不奢望大富大贵,只希望一家人平平淡淡、平平安安的生活。”在采访中,记者听到了他们的故事。张德琴和陶鹤山是大学本科同学,1984年,两个人一起考入南京师范大学。在大四时,爱情之箭射中了两个人。毕业后,张老师去扬州的一所中学任教,陶鹤山在北大读完硕士后,又回到南京,在南京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并攻读博士学位。不久,张老师调到南京艺术学院进行公共课的教学,两个人结婚了。随着女儿的诞生,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2002年,当时年近36岁的陶老师已经是南大新闻学院的副教授,他在国家一流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杂志上发表了一些令国内外专家称道的论文,眼看就要升为教授了。
然而,就在这时候,由于用脑过度常常熬夜,陶老师总是觉得右半身发麻,于是,张老师赶紧带他去做检查,CT、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陶鹤山得了脑癌。“他直到做手术,都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手术结束后,陶鹤山的生命保住了,但是却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和说话的能力。
共苦10年:女儿问她,“是不是把我当成爸爸了”
老公瘫痪在床,张德琴的生活过得更加辛苦。她每天要照顾老公,还要看好女儿,并且还要给学生们上课。生活的重担,就这样压在当时年仅37岁的张德琴身上。
张老师有一个非常懂事的女儿,现在已经上高中了。“这些年,我一直都在照顾老公,忽略了女儿,但是女儿真的很懂事。”张老师说,老公生病时,女儿刚刚六岁,上小学一年级,有一次从仙林上课回来,已经一点多了。女儿踩在小板凳上,给我和她爸爸做蛋炒饭。“那么小的孩子,就给我们做饭吃,我抱住女儿就哭了。”十年来,每当张德琴与老公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帮他活动不能动的右手,这已经成了她的习惯。她接女儿放学回家时,习惯性的将女儿的手当成老公的手,慢慢活动起来。女儿说:“妈妈,你把我当成爸爸了!”
记者采访中得知,张德琴老师的左耳已经听不见了。她的声音也有些粗。“我现在是男人的声音。”张德琴笑说,当时老公生病以后,又急又累,为了贴补医药费,曾经一周上过36节课。“最后上课说话嗓子都哑了。由于劳累过度,还出现了左耳突然失聪的现象。”张德琴说,后来听力没有恢复。
守得云开:老公病情好转,“最懂我的人就是她”
张德琴的父母这些年一直帮她照顾着陶鹤山。“夏天天气热,我爸爸就那样给老公甩手、甩腿,帮他做康复训练,汗水直往地上掉。”张德琴感慨地说。
十年弹指一挥间,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现在的陶鹤山已经可以下地行走,也可以简单地说一些话。但是这已经是奇迹了,因为手术时,医生说,这种情况挺不过三年。张老师说,丈夫的记忆还在,只是不能继续看书写作。“我倒希望他忘记以前的很多事情,要不然他会觉得难过、失落。”张德琴对记者说,病人的脾气很急,有时候不能理解他的意思时,他会很烦躁,生气,所以现在自己就把他当个孩子在哄。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见到陶鹤山老师的时候,他听着记者和妻子的交谈,时而加入表达一些自己的看法。陶鹤山艰难地说:“这十来年,只有她,是我的知心朋友,我爱她,非常非常爱她。”有时候他说话没有表达清楚时,张老师补充完整后,他就很开心地说:“最懂我的人,就是她,爱她,没话讲。”
网友赞她十年坚守是江苏版“爱情天梯”
微博上关于张德琴老师的爱情苦守,虽然大家所知道的只是只言片语,已足以感动很多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多么美好的情感,原来就存在于我们身边。网友表示对爱充满了希望。有人称:“这简直就是江苏版的爱情天梯。
学生被她人格倾倒纷纷选她的课
据张老师的学生范旭阳说:“张老师很节俭,她都是骑着自行车去上课。她现在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不比年轻人,我们都很心疼她。”南艺学生牛超群得知老师的事情后,很心疼她,不想让她那么辛苦,于是提出要考研了,想让老师辅导一下政治课。牛超群对记者说:“但张老师坚决不要课时费,她说,辅导自己的学生怎么能收钱呢?”南京艺术学院的学生表示,最喜欢张老师的课,但是选了四次课都没选上,选的人太多了!
链接:爱情天梯
上世纪50年代,20岁的重庆江津中山古镇农家青年刘国江爱上了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为了躲避世人的流言,他们携手私奔至深山老林。为让徐朝清出行安全,刘国江一辈子都忙着在悬崖峭壁上凿石梯通向外界,如今已有6000多级,被称为“爱情天梯”。2007年12月18日,刘国江老人去世;2012年10月30日,徐朝清老人去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