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跃海,西太平洋上,一场红蓝对抗激战正酣——
快速航渡至目标海域后,担任蓝方的“舟山”舰却意外地开始反向不规则机动,伺机待“敌”。
“战舰为什么要退着打?”记者追问舰长杨黎明。
“根据前期测出的各种武器性能极限,我们的发现距离、打击距离都比对手远。退着打,对手鞭长莫及,我们却有的放矢。”循着杨舰长的指示,记者看到幽蓝色的显示屏上,标志导弹最大射程的弧形边缘线渐渐覆盖了红方舰艇编队。
“信息化海战面对的是‘透明战场’,指挥决策不是想出来的,而是算出来的。”导调演练的某驱逐舰支队副参谋长范再军回忆起去年夏天的一场远海训练——红方发出的雷达信号始终无法探测到对方,反遭隐蔽在雨区里的蓝方突袭,最终吃了败仗。演练复盘时,一头雾水的红方才明白,原来是演练海区的复杂气象条件,蒙蔽了雷达的眼睛。
“长期以来,一些舰艇武器装备的最大效能数据是从实验室里得出来的,到了远海大洋,有些参数似是而非,对创新战法产生了较大阻碍。”范再军告诉记者,这次训练将研究式理念、实验式方法融入远海训练之中,重点是要摸清侦察预警边界、指挥通信边界、火力打击边界等数值,算出战时的“天时”与“地利”。
指着屏幕上星罗棋布的舰艇信号,杨舰长感慨地说:“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就像是在打造一张网,每一艘舰艇都是网上的一个节点。验证的数据,则明确了这张网能撒多远,网格之间的距离应该设多长。”
海风轻拂,微波荡漾。新一轮舰机协同“背靠背”对抗再次展开。
直升机掠海前出、雷达间歇扫描、目标综合研判……舰机官兵一次次精准的操作之后,都将舰艇方位、战斗时间、海洋环境等情况实时、详细地记录下来。“舟山”舰观通长宋大勇感叹道,此次某新型雷达进行了20多次最大作用距离检验,光数据就记录了1000多组。每一组都是远海作战方案的基础,不能有半点差错。
记者翻开“舟山”舰的水文气象资料汇编,里面汇集了所经海区的大量气象云图和水温资料。正是这一次次远航的积累,中国海军的“陌生海域”正在一步步缩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