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兼并重组咨询中心总经理申燕说,成功收购尼克森后,中海油面临的首先是政治风险,尼克森不光在美国和加拿大有资产,在欧洲也有很多资产,欧洲对此如何判断是一大挑战。其次是资源整合风险,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间并不长,人才储备也有所欠缺。三是财务风险,151亿美元的并购额有点偏高,并购后中海油还承担了尼克森43亿美元的债务,中海油大部分资金通过贷款解决,并购后盈利能力建设至关重要,未来油价波动也将冲击其盈利能力。
这笔交易距离2005年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失败已过去7年。2005年6月,中海油宣布以总额185亿美元现金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终因受到来自美国国会的激烈反对,宣布撤回对优尼科的收购要约。
林伯强认为,此次收购尼克森能够获得成功,一方面是大环境发生了改变。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资源,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独立”,美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降低,加拿大继续寻找新的市场,这对中海油并购是机会。另一方面,随着并购经验乃至教训的积累,中海油此次并购准备也较为充分。此外,全球经济不景气也有利于并购成功。
2005年,中石油以41.8亿美元收购加拿大注册的哈萨克斯坦PK石油公司,成为当时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2009年,中石化以75.6亿美元收购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再度刷新了这一纪录。目前,这两笔并购都取得了较好的运营效果。
王震认为,中海油凭借过去30年对外合作和海上经验,接手面临经营困难的尼克森,无疑将对油气资源的开发产生积极影响。包括此次同时获得加拿大政府批准的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对加拿大进步能源公司的并购,出于商业考量的海外并购从长期看将增加全球资源供应,有利油价下降。
但他同时指出,国有石油公司走出去仍面临着政治上的猜忌和风险。根据《卡尔加里先驱报》的报道,尽管批准了中海油和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的收购,当地政府仍强调这属于“特例”,并表示未来将对海外国有背景企业收购采取更为严格的态度。
对此,申燕建议,在海外并购特别是资源并购中,中国国有企业往往面临着较大的政治压力,应鼓励多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去。此外,并购应不仅仅以获取资源为目的,还要鼓励以获取技术和市场渠道为目的的并购,实现并购多元化。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