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爱我江城”全市中学生演讲比赛在武汉西藏中学举行。本次比赛历时两周,经过校级、区级层层选拔,来自全市初中、高中(中职)的33名选手参加了昨天的决赛。
昨天的比赛中,记者发现,参赛选手的年龄在12到16岁间,但是他们演讲的内容大多从历史、文学、政治、社会等多个方面引经据典,文采飞扬。其思想之深刻、视野之宽广、知识储备之丰富、措辞之成熟,一点儿也不像是十几岁的人,连现场专家都觉得很意外。
为何这些孩子们个个如此“有才”?记者采访中发现一些猫腻。
家长上网下载演讲稿
一个初一的选手在妈妈的陪同下前来参赛,她今年12岁。她在演讲中引用了不少典故与诗词,文采斐然,论述清晰,博得阵阵掌声。演讲完,她和妈妈跟记者聊起了天。“是两天前才接到的通知,前天晚上才开始准备”,妈妈说,这篇稿子是她帮着从网上挑选的,由孩子把个别句子转换成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又添加了一段自己的经历。最后,妈妈又建议她“把吴天祥的例子加进去”。
另一位选手的家长告诉记者,稿子是孩子打的初稿,“自己写了三四个小时吧,老师又改了好几轮”。当记者问及孩子的初稿与最终登台所用的版本差别有多大时,这位妈妈说差别有点儿大。
举“全班之力”夺奖
一名选手说,老师对这次比赛很重视,身后有一个“团队”在她们身后提供支持。“写稿子的是一批人,练的是一批人,老师还会从情感等方面给些指导”,这位选手说。她说稿子是班上两名作文很出色的同学一起写的,“是老师这样安排的”。
当记者问为什么由她来登台演讲时,她想了想说“可能是声音条件吧”。“如果这次获了奖,奖状上要写谁的名字呢?”,她说“我也不知道”。
童言童语或许效果更好
“小孩子说一口大人的话,听起来怪怪的”,现场一位家长说,“孩子们讲讲自己或者身边的故事,童言童语或许效果更好”。
“孩子们知识面广,甚至可以用‘渊博’来形容,文章也深刻得令人惊讶,不是一般中学生写得出来的”,现场评委、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副馆长袁亚妮表示,虽然演讲比赛不同于平时说话,场合更为郑重,但更希望看到孩子们用更真诚的情感、更符合年龄层次的语言文字来演绎。
记者拱岩颜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