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发出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召。“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杭州地处浙江省西北部,是浙江省省会和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辖8区2县3个县级市,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2011年末常住人口873.8万人,生产总值突破7000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了1.2万美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杭州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和战略资源。在这里,山水相依、湖城合璧,江、河、湖、海、溪五水共导,京杭大运河和钱塘江穿城而过,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在2002年底召开的浙江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提出,以建设生态省为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加快建设“绿色浙江”,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此后,习近平同志又对“两座山”的关系作了重要论述,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这些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环境立市”战略,联动推进改善生态环境、优化空间布局、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健全生态制度各项工作,着力建设以绿色、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型城市,先后获得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荣誉,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试点。
一、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我们把打造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坚持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坚持生态建设与污染治理并举,坚持项目带动,认真组织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工程,努力把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实打实地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以实施重大工程为抓手,累计投入上千亿元,组织实施西湖、西溪湿地、运河、湘湖、良渚遗址等综保工程和市区道路(河道)、“一绕六线”、市区大气、半山地区和北大桥地区等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大江东(江海)湿地、“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程,把生态修复、环境整治、截污纳管等作为工程重要内容,努力使杭州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去年5月启动的“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是我市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性、系统性生态保护工程。我们计划用五年时间,对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三江”流域主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沿线231公里的可视范围进行全面整治,实施保护水源水质、促进产业转型、完善基础设施、开发人文旅游、整治两岸环境、修复岸线生态6大任务29项工程,努力把“三江两岸”打造成为“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和谐发展”的生态景观长廊、旅游休闲胜地,打造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工程涉及10个区县(市),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和“1250”生态工程(每年在12个领域开展50个生态文明示范工程),整体推进农村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努力把全市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2011年以来,我市共完成风情小镇建设21个、整乡镇整治42个,启动中心村培育193个、美丽乡村精品村125个、环境整治村774个,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覆盖率接近100%,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覆盖率超过50%,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三是以园林绿化建设为基础,积极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打造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森林体系,建设林网、水网、路网“三网融合”的宜居城市,努力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人居环境,彰显山水园林城市特色。201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4.7%,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5平方米,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二、坚持规划先导、城乡统筹,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我们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制定实施《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杭州市“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杭州市生态带规划和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等系列规划,积极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着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努力画出一幅城市与乡村镶嵌在绿水青山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我们积极推动城市建设从以西湖为中心向以钱塘江为轴线转变,推动建设重点向副城、组团、新城转移,同时依托山脉、江河湖泊和风景区等自然地貌,构建六条镶嵌在主城、副城、组团之间的“生态带”,加快形成网络化、组团式、生态型的城市空间格局,努力减少摊“大饼式”城市扩张带来的资源和能源浪费。西部五县(市)是杭州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杭州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我们积极支持五县(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把生态优势和绿色资源转化为富民强县的现实生产力,实现“绿色崛起”,夯实市域西部生态屏障保护与建设的基础。目前,我市已有2个区县(市)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区、县(市),1个县通过验收,1个区通过技术核查。
三、坚持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着力发展生态经济。我们坚持把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创新强市战略,突出高端高新高效导向,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工业,加快构建以服务经济为引领、十大产业为重点、创新型经济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突出集聚集群集约导向,扎实推进两大产业集聚区、六大国家级开发区等各级各类园区规划建设,着力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集约程度。突出绿色循环低碳导向,坚持不懈抓节能减排,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能源,坚决淘汰落后产能。201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9.3%,“三、二、一”产业结构继续巩固和发展;全社会研发与技术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88%;实施节能减排项目414个,削减化学需氧量2.81%、氨氮2.35%、二氧化硫3.44%。
四、坚持文化引领、共建共享,着力培育生态文化。我们把生态文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灵魂和精神支撑,围绕普及生态文明知识、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养成生态生活方式等重点,开辟《生态杭州》电视栏目,投资4亿元率先建成中国杭州低碳科技馆,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中国植树节、浙江生态日等纪念宣传活动和“多绿创建”、“保护母亲河”、“环保同行、绿色共护”、环保嘉年华等生态环保活动,大力倡导合理消费、绿色出行,积极推广垃圾分类、清洁直运,着力增强人们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加快培育健康、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和推动人们更加自觉地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践行生态文明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体现在一念一想、举手投足之间,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新风尚。比如,我们在市区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和清洁直运,基本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垃圾处理模式,共有765个生活小区、40.7万户家庭参与垃圾分类,在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我们积极推进公交优先,加快构建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每年开展“无车日”活动,引导市民多乘公交车、多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自觉践行绿色低碳出行。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日均租用量达25万辆次。有专家研究指出,如果按日均租用量10万辆次、每次出行里程2公里计算,杭州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年可节约燃油7500吨,减排二氧化碳23897吨。
五、坚持先行先试、体制创新,着力健全生态制度。我们坚持把健全生态制度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和重要保障,以开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和国家低碳城市建设试点为契机,坚持先行先试,积极创新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我们积极构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出台《杭州市污染物排放许可管理条例》、《杭州市强制性清洁生产实施办法》、《关于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若干意见》、“低碳新政”60条和“创新型经济30条”等十多项政策法规,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制度保障。我们积极探索建立市域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改善、谁得益”、“谁贡献大、谁得益多”的原则,自2005年以来市本级财政共向上游县(市)转移支付生态补偿资金3.3亿元,并在全国率先构建起省、市、县三级生态补偿体系。我们积极探索完善生态目标考核体系,推动生态目标考核从工程建设为主向环境质量为主、从定性考核向定量考核转变,率先开展乡镇交界断面考核,更好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此外,我们还在全国率先创新推行公共平台排污权交易体系,交易收益用于环境质量改善、生态保护及主要污染物配额回购。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杭州建设生态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继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杭州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加快建设生态型城市,努力打造美丽杭州,为全市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以上为中共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黄坤明在“中国生态研促会第二届年会”上的发言)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