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0日电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的消息近日引发广泛关注。10日下午,中国红十字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网民关注的委员人选、成立背景、如何运行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一问:社会监督委员会成员如何遴选?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官方微博于7日下午16时发布消息称,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这条微博消息经媒体报道后,有不少网民表示,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是好事,但监督委员会人员如何构成、遴选标准是什么等重要事项,为何中国红十字会没有及时向社会公布?
中国红十字总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姚立新在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是对社会监督委员会成立情况一次正式的‘公示’,我们欢迎网友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
姚立新介绍,中国红十字会自今年初开始筹办社会监督委员会,于12月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成立社会监督委员会旨在加强社会各界对红十字会工作、项目及捐赠款物使用情况的监督,进一步推动公开透明,以满足公众期待。
“在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人选的选择上,委员会主要从专业背景、社会公信力、热心公益等方面考量,同时考虑了不同专业人员的协同匹配,包括法律、财务、医学、传播、社会管理、救援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姚立新强调,委员是否具有社会化、专业性和独立性是此次遴选过程中主要考量因素。“委员们确实很‘独立’,在第一次会议后就有不少委员在其个人微博里发布相关消息,比红会正式发布还早一步。”
据介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等16人被聘为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社会监督委员会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会议选举迟福林为主任委员,俞可平为副主任委员,北京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伟民为秘书长。
二问:社会监督委员会成员为何多是名人?
有网友发现,社会监督委员会成员名单里多是社会知名度较高的人士。网友据此提出疑问,红十字会是否过于强调“名人效应”,普通人如何才能参与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工作?
对此,姚立新表示,本届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分布学术、法律、医学、财会、媒体、志愿者等各行各业,其中一些在自己的领域知名度较高,也有一些很普通的人,“在遴选过程中,我们没有强调是否为名人,而是强调专业性和社会性。现在遴选出的委员,他们可以联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连接到更加广泛的社会民意。”
“监督委员会委员一是起到监督作用,二是桥梁作用。我们希望这些委员充分调动他们背后的社会资源,将各行各业对红十字会事业发展的建议意见汇总到我们这来。”姚立新说。
三问:谁来“监督”社会监督委员会?
中国红十字总会官方微博在7日发布消息称,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赵白鸽表示,红会将全力保障社会监督委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监督委员会开展工作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有网友提出,监督委员会委员们工作是否尽职尽责,谁说了算?谁来“监督”社会监督委员会?
在发布会上,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国浩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伟民回答了这一问题,“监督与被监督是相辅相成,红会启动社会监督机制,成立委员会,这些委员背后是更多更广泛的社会公众,他们本身的一言一行首先是受社会各界监督的,受社会公众的评判的。”
黄伟民说,“既然做社会监督委员会的委员,就不得不承担起责任,因为这涉及自己的声誉、信誉问题。因此,我们每一位委员都深感责任重大,希望通过我们努力的工作,建立良好监督机制,发挥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在有效的时间空间里达到监督目的。”
此外,黄伟民介绍,根据《中国红十字会社会监督委员会章程》,监督委员会有一套评价和退出机制,“现在初步设计是一届三年,每届到任后进行末位淘汰,三分之一的人要轮换。这个三分之一的轮换空间会让那些不能够尽心尽力、不能真正忠于职守的人被淘汰。”
四问:社会监督委员会运行发生费用谁来负担?
据介绍,社会监督委员会成立后将展开三个方面的监督活动:一是每年固定的监督事项,如捐赠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情况,红十字会重大项目实施情况等;二是引起媒体和社会公众质疑的事项,社会监督委员会可以主动开展调查和监督,独立向社会发布监督公告;三是接受中国红十字会的主动邀请,对特定事项进行监督。
有网友提出,社会监督委员开展工作后所发生的费用谁来负担?黄伟民回应表示,红十字会和社会监督委员会是合作伙伴关系,红会通过聘请委员来进行社会监督。在工作中发生的费用、物资保障、办公场地等由中国红十字会提供和保障。
“当务之急是要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规则,包括委员们的工作分工、日常工作组织、工作计划等。”黄伟民说。
附:
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名单
主任委员:迟福林
副主任委员:俞可平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永邓国胜王振耀白岩松吕红兵
刘姝威陆正飞张勇杨团金锦萍
郑静晨袁岳黄伟民翟晓梅
秘书长:黄伟民(兼)
社会监督委员会委员名单
(按姓氏笔画排序)
1.王永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
2.邓国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主任,教授
3.王振耀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院长
4.白岩松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
5.吕红兵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
6.刘姝威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企业研究中心主任
7.陆正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会计学教授
8.张勇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队长
9.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10.杨团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社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11.金锦萍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非营利组织法研究中心主任
12.郑静晨中国工程院院士、武警部队后勤部副部长兼武警总医院院长
13.俞可平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编译局副局长
14.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15.黄伟民国浩律师(北京)事务所合伙人
16.翟晓梅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社会科学系主任,教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