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县冷水镇小学的留守儿童 黄玥 摄
新华网重庆12月11日电 “我出生在一个非常不幸的家庭,妈妈精神不正常,爸爸手有残疾,我们五姐妹加上父母共七人挤在一座小小的窝棚里。”在重庆秀山县隘口镇凉桥小学4年级留守儿童雷廷芳眼里,生活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家”。
和雷廷芳一样,几乎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都有着不幸的童年和坎坷的命运。10岁谢飞飞的爸爸因患间歇性精神病离家出走;9岁的全娅婷爸爸去世;11岁的禹华富爸爸残疾、妈妈离开、爷爷中风……
这些来自重庆山区贫困农村的孩子,只是庞大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一部分。
上世纪80年代,一股外出打工浪潮席卷而来,在山区贫困农村,青壮年不分男女,几乎倾巢而出,外出城市打工。2010年,全国这样的流动人口规模超过两亿,受现实条件所限,外出务工农民不得不将年幼的孩子留下并托付给亲戚,这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据统计,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有5800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28%,占全国人口数的4%。80%以上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隔代教育”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厌学、逃学,学习成绩也低于正常家庭儿童。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看电视没人陪,聊天没人聊,到处只有我一个人的影子,”重庆万州区龙沙镇龙沙中心小学5年级学生邓勤,在心灵日记本里与孤单对话。
“以前见到生人就躲在桌子底下,不爱说话,十分内向,”重庆石柱县冷水镇小学老师谭久远回忆起学生刚到校时怕生的情形。
重庆石柱县冷水小学是一所国家级贫困县寄宿学校,位于渝鄂边界,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最东边,和湖北省利川市相接,学校海拔超过1100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0度,属于高寒山区学校。
“半年洗不上一次澡,孩子身上全是黑东西;冬天睡在稻草木床板上盖着不到2斤重的棉絮,孩子们常常被冻醒。”在冷水小学工作12年的校长陈俊森回忆说,农村住宿条件差,孩子们卫生习惯差,常常脏兮兮。
不仅如此,不知道游乐场为何物,不爱出城里,因为会晕车;不爱看电视,因为电视里的场景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相差太远;偏远闭塞的农村生活,让留守儿童远离无忧无虑的童年,显得孤独、自闭。
冷水小学5年级的谢飞飞,5岁之后就和伯父生活在一起。对他而言,已经记不得爸爸妈妈长什么样了。“伯伯和伯母就想爸爸妈妈一样,”飞飞对于陌生的父母没有想念,也不埋怨。
然而,贫苦的生活让他们过早地懂事、学会独立和坚强。
谢飞飞家住在离学校较远的农村,放学回家需要走2个小时山路,由木头堆砌的房子,四处透风,光线暗淡。5岁学会做饭,6岁开始下农田干活,平时经常扫地、洗衣服、捡柴、喂猪…当城市的孩子周末沉迷于电脑游戏时,飞飞早已用稚嫩的肩膀,担当起与其年龄不符的家庭重担。
如今,为照顾培养好留守儿童,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各界团体也纷纷投入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
为了使农村留守学生能够平安过冬,顶新公益基金会志愿者走进重庆石柱县冷水镇,开展冬令发放活动,为贫困家庭送去棉被、米油、方便面等冬令慰问物资,在隆冬时节为他们送去温暖关爱。
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动不在于一朝一夕,而在于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和模式。重庆是中国留守儿童问题集中的地区之一,据了解,重庆单亲或双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达235万,占农村未成年人总数的43%。
2010年由重庆市委和顶新公益基金会探索的留守儿童“4+1”模式,正在重庆31个区县的31所农村中小学中推广。从政治思想、心理情感、行为养成、人格品质、身体健康和营养安全等方面,构建一种“4+1”教育关怀留守儿童新模式。
“从集团董事长到各事业群主管,到一线员工组成志愿服务小组不定期到学校持续关怀小朋友,和同学们一起过生日,家访了解孩子家里的状况并及时给予帮助…”顶新公益基金会重庆执行长周淑珍女士表示,关爱留守儿童需要从心出发,在成长的关键时期,“4+1”模式能给予他们真诚的关爱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我终于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里会有风,就飞多远吧。”教室里传来孩子们稚嫩的歌声,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社会各界的关爱给他们希望,带他们飞翔。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