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冒着实名之险写下的举报信,要寄将何处?
纪委、监察局、反贪局……
或许,你最终寄到了这儿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教授、反腐专家林喆的办公室。“这已经是第12箱举报信了,”12月5日上午,记者到访时,她正在整理中央党校收发室送来的信件,“公众想实名举报,可是不知道向哪举报,可能病急乱投医,就递给我了。”
近期的反腐号角让公众欢欣鼓舞,一位贪官被“拉下马”,或许有你轻点鼠标转发而贡献的舆论压力。然而,要想真正从反腐败的旁观者晋升为参与者,许多公众难掩茫然。
中国的反腐败机构到底有哪些,一封检举信寄到哪里才最见效?从一封检举信到一位贪官被“拉下马”,之间都经历了哪些调查程序?
本报记者采访反腐专家,详细了解中国的反腐机构如何反腐。
违纪官员被“拉下马”最初极有可能来自一封群众举报信。那么,这封信经历了哪些部门最终成为拉下违纪官员的“绊马索”?
中央和地方纪检监察机构的运行机制一般为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案件审理、法规建设、执法监察等。
以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后的机构设置为例,其内设有20多个职能部门。主要有办公厅、监察综合室、研究室、法规室、宣传教育室、党风廉政建设室、巡视工作办公室、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室、执法监察室、预防腐败室、纪检监察室、案件审理室、信访室(监察部举报中心)、干部室、外事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离退休干部局等厅、室、局和机关党委。
办案线索多数来自于收集群众举报的信访室,还有部分案件来自于领导交办或是同级党政、立法、司法机关的移送案件等。据公开资料显示,近些年,来自群众举报的线索占了案件查办的半壁江山。
办理一件贪腐案件时,一般需要经过案件受理、初步核实、立案审批、调查取证、案件审理、处分执行等多道办案程序。
承办案件的纪检监察室会对收到的材料进行登记编号,针对不同情况,提出是否初步核实的意见。初步核实要在立案之前。据了解,这个环节一般要在外围核查,最忌打草惊蛇,不能触动案件主要当事人和惊动核心人物。
一旦经过核实确认有违纪违法事实,并需追究党纪政纪责任,决定进行深入调查,就将案件推进到了立案程序。“有违法违纪事实、并要追究责任”是立案的两个必要条件。批准立案后,会书面通知、通报被立案人和有关单位。
接下来就进入到调查取证阶段,此时,将会有纪检监察机关迅速组织调查组,并确定组长。调查组的人员数量也根据案件复杂程度来确定。根据查处实践,近年来,许多干部的腐败问题已经不仅仅涉及经济问题,还有人事、生活作风问题,调查组也会随之设立分组负责不同领域的分工。调查组会根据调查认定的事实,出具处理意见。
之后将移送案件审理室进行审核处理,通过审核后,确认涉嫌违纪干部犯有严重错误,将对其进行停职检查和暂停执行公务的决定。同时,为获得其他有效证据,便对符合条件的违纪党员实行“双规”措施。
关于“双规”
>>实施“双规”
并非适用所有违纪干部
“双规”被视为违纪干部倒台的重要标志。到底何为“双规”?
中央纪委监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审定的《新编纪检业务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对此明确解释:“双规”措施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在案件检查过程中,有权要求涉案党员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
从公开资料查询可得知,“双规”是纪检机关依据党内法规查办重要或复杂案件时,对涉嫌严重违纪党员采取的党内审查措施之一。“重要”“复杂”“严重”的相关字眼说明,并不是所有的干部违纪都能被“双规”。
据了解,纪检监察机关在采取这一措施前也有三大判断条件。
首先,已经掌握了涉嫌违纪党员的一些严重违纪事实和证据,至少可根据这些证据撤销其党内职务,但是仍有问题需要深入调查。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启动“双规”政策,说明被“双规”的干部肯定存在“问题”,已经具备撤销其党内职务及以上处分的条件。所以,这也解答了为何“双规”可以视为把党员干部“拉下马”的标志性程序。
此外,纪检监察机关判断,涉嫌严重违纪的党员有串通行为,或有逃匿可能,或者有隐匿、毁坏证据以及其他妨碍案件调查的行为,也将启动“双规”。与此同时,重要涉案党员不如实提供情况并涉嫌严重违纪的也将成为被“双规”的第三种条件。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