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晚,中国社科院教授唐钧做客央视《新闻1+1》栏目解读两起民工冻死事件。节目过程中,唐钧面带笑容,被网友批为“冷血无情”。唐钧15日表示,他平时的面相就是这样,做节目时未刻意注意自己的表情。(12月16日《京华时报》)
也许,唐钧教授解读民工冻死事件时的“面带笑容”,很容易让人们记起杨达才在车祸现场的“傻笑”,而且唐教授的面部表情也似乎与当晚《立交桥下,难过的冬天!》的讨论话题不合时宜,因而招致网民“不尊重死者”、“冷血无情”等批评与质疑。不过,笔者认为,我们对此不必过分苛责。
尽管“表情”常常被人们解读为表现在面部的思想感情,但表情关乎情绪却未必展现立场。唐教授做客央视,是对两起民工冻死事件过后的理性探讨,一定要其表现出如身临其境般的“悲伤”与“严肃”,恐怕有些勉为其难。人的面部表情是复杂多变的,离开“此情此景”,人们的感情难免会产生此一时彼一时的心理变化。这并非是为他“辩护”,而是强调一个客观现实。
此外,由于遗传基因的缘故,人的长相也总是表现出千人千面、各有特色。有些人或许生就一副“笑相”,唐教授在此后的回应中称“自己面相就是如此”,记者通过网上搜索也证实了唐钧的大部分照片都是“笑容满面”。有网友据此评论称,“他长相就是如此,并非笑而评论。”
诚然,面对亿万受众,节目主持人和特邀嘉宾的“表情”的确有引领和渲染公众情绪的共鸣效应,适度的情感表露与适宜的语调语速会起到强化观点和突出主题的作用。但这种表情应当是当事人发自内心的真诚流露,绝非讨好公众的矫揉造作。提醒主持人和嘉宾注重“表情”与“主题”的协调一致是必要的,但如果因此成为他们的心理负担,则势必引发基于做作与分心的哭笑不得。因为他们毕竟是在做节目而非演戏。正如唐教授坦言:“谈论的是我比较熟悉的政策问题,因此也很放松,没有刻意地注意自己的表情,平时的习惯不自觉地又出来了”,“这种强自改变自己的面容的事情是很尴尬的”。
与关注“表情”相比,“听其言、观其行”也许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修改与完善《救助管理办法》或许才是唐教授对于“民工冻死”的真实态度。真正的民生情结,不是写在脸上而是刻在心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