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一头“牛”能拉动贫困县旅游经济吗?
2012年12月26日 13:02:13来源: 新华网 姜春媛

  一座用12吨纯铜铸成的“世界第一牛”雕塑矗立在国家级贫困县湖北郧西县的七夕广场上。贫困县耗资百万铸铜牛,引发网友吐槽。

  面对网友质疑,郧西县回应称铜牛雕塑是当地挖掘“七夕文化”的标志,资金来源为企业捐款和地方自筹。2009年,郧西县提出以七夕文化为核心发展旅游业,把郧西建成“西安—武当山—神龙架”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

  贫困县的旅游经济真能靠一头牛就能拉动吗?网友“英雄气短”认为郧西县此举“没有把钱用在‘刀刃’上”,网友“瓜子与爪子”认为“这头‘牛’更像地方政府形象工程”。他们的观点是没有相应的配套规划和工程,旅游产业是不可能发展起来的。

  一段时期以来,“贫困县标志性工程”屡见报端,江苏阜宁巨资建设“山寨版世博中国馆”;河南淅川花30万元打造“迎客松”;陕西周至县斥资百万建“香烟门”、河南固始耗资亿元建豪华行政服务中心……贫困县为何在打造“标志工程”时能如此大手笔,一点都“不差钱”呢?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赵俊臣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分析指出,从主观愿望方面看,包括一些贫困地区在内的许多地方争抢着建“第一”,有个三方面的“期望”:拉动本地区旅游产业发展;在全国造成一种轰动效应;显示地方官员的“本领”。从客观效果讲,这三个目标往往会产生与主观愿望相反的结果:劳民伤财,好大喜功,出错风头。

  赵俊臣认为,这种情况屡次出现充分说明“唯GDP论”仍然影响着许多官员,同时干部考核缺乏一套科学的机制,仍是“自上而下”的轨道。实干,党民心连心,空谈,干群背靠背。如何消灭形象工程,真正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改善老百姓生活质量水平,是值得深刻反思的问题。

  网友“欢喜”指出,发展当地旅游经济无可厚非,但也要因地制宜。“争建‘第一’有重‘名’轻‘民’的嫌疑。毕竟,地方政府应是‘执政为民’的政府,任何发展都应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只有群众吃得饱吃得好,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民众对官员的期待是能够真正把“勤政爱民”放心上,真正脚踏实地深入一线,用真抓实干为老百姓谋福利、为当地经济发展谋效益。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发展方针,带领群众致富,让贫困县不再贫困,这才是真“牛”!

标签:郧西县|铜牛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郧西回应贫困县百万铸铜牛:来自捐款和地方自筹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