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军区首批第401医院9名护航专家医疗队合影。
2012年9月13日上午,海军第11批护航编队完成任务,缓缓驶进青岛军港码头,济南军区首批伴随卫勤保障的第401医院医疗队9名队员和护航官兵一同载誉归来。
200个日夜里,这支专家医疗队在战位中练技术,在保障中强能力,共接诊2390人次,巡诊5300余人次,完成各类手术41例,住院治疗3人次,各类医疗检查182人次,做到了诊断率100%、治愈率100%、正确率100%。
9名队员衔命激情出征
年初,一纸命令下达到第401医院:根据护航任务的需要,需抽组一支专家医疗队,随海军第11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第401医院坐落于青岛浮山湾畔,近年来担负了济南军区乃至全军的多项首批:首批参加海军环球航行、国家远洋调查的海上护航,首批参与神舟飞船发射、蛟龙号深潜的卫勤保障……
首次代表军区部队踏浪远洋,如何圆满地完成护航任务?接到预先号令的军区联勤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周密部署。部长郎剑钊、政委张建设告诉记者:“我区部队首次随队参加护航任务,这对我们来说既是一次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磨炼,也是有效完成多样化任务、推动‘打仗型’后勤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
受领任务的联勤某分部迅速成立了由部长张勇、政委谢东辉挂帅的领导小组,紧急传达上级命令,进行层层动员、周密安排。
具体承担抽组医护人员任务的第401医院迅速制定护航方案,明确责任分工。最终通过严格选拔,医院挑选出了9名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医疗队员随舰护航。记者看到,这次选拔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队员的专业技术精、学历层次高。9名医疗队员中,既有年近50岁的医学专家,也有军内护理战线上的精英;既有执行过维和任务的蓝盔勇士,也有曾在小汤山战胜非典疫情的军队医疗领域的佼佼者;既有驻守过西沙的优秀外科医生,也有出访过多个国家的顶尖麻醉医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专家医疗队。
第401医院院长魏立、政委许成安介绍说:“派出这些精兵强将,也体现了我们医院学科和人才的建设水平。针对海上护航训练中官兵常见的多发病,在队员的选派上,我们还加大了专家博士的比例,专业涉及心血管内科、普外、骨科、麻醉等多个科室。”
为护航官兵健康“护航”
远洋护航,具有环境复杂、持续时间长、气候变化快、保障任务难度大等特点,而且护航官兵任务重,还要接受各种复杂条件考验,体能消耗和心理负荷都比较大。为方便医疗救护工作,队长郭俭将队员分成了三个小组——
骨科主治医师宫岩虎协助“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吴东升协助“烟台”号导弹护卫舰,分别担任指挥舰及预备指挥舰的常规门急诊、巡诊及所在舰首长保健工作。其余人员均派微山湖舰与舰艇医务室共同组建临时医疗救护所,加强编队的医疗救护能力。
如果说号角是勇士出征的命令,那么病情则是白衣天使的警笛。
“青岛舰副航海长祝旦龙突发高烧,并伴有腹痛,请火速前往!”5月中旬,正在随舰护航保障的主治医师宫岩虎突然接到编队打来的急救电话,他拎起急救药箱就往外跑。经过初步诊断,患者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做阑尾切除手术!”宫岩虎对编队指挥员、北海舰队副司令员杨俊飞报告说。
经请示编队指挥组同意,他会同烟台舰上的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吴东升,乘直升机把病人转送到微山湖舰上,医疗队长郭俭、护士长张海生和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郑永顺早已把手术前的一切工作准备就序。而此时此刻,尾随舰队而至的大风,已经开始在海上兴风作浪。
在舰艇上开展工作,和在陆地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起伏不定的舰船上为病人进行麻醉穿刺,浅了达不到效果,一旦刺入深了扎到脊髓就可能会瘫痪。”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郑永顺坦言。海风大、海浪高、海船摇,平时的演练此刻派上了用场。在高超娴熟的医术和医疗队员齐心协力的配合下,不到1个小时,手术成功了。
不论是部队官兵还是地方船员,只要需要救助,医疗队员总是全力以赴。6月8日上午8时整,微山湖舰在亚丁湾东部海域护送中国“祥富门”号商船时,突然收到商船发来的紧急求助:“船员孟庆建在甲板作业时被迎面扑来的大浪击倒,胸部受伤,无法动弹,请求医疗支援。”
郭俭队长和主治医师王峰备好药品器械迅速向目标船靠近。在扶软梯下小艇的时候,由于风浪太大,来回摇晃的旋梯像个喝醉酒的醉汉。好容易到达“祥富门”号商船,船员孟庆建的伤情让他们的心悬得更紧。经诊断:右胸2根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从而导致肺部受损呼吸困难,必须马上进行抢救!11时10分,他们立即把伤员转到微山湖舰上进行治疗,清创、拍片、固定、输液、输氧……在医疗队员的精心救治下,仅仅半天时间,伤员病情明显好转,并可以下床走动。
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
亚丁湾六七月份天气炽热,甲板温度最高可达50多度。9名医疗队员顶着烈日,积极开展战伤救护模拟演练。每名队员都熟练掌握了海上战伤救护的基本要领及流程,提高了海上救护能力。
巡诊、看病、消毒……每天起床后,护士长张海生除了参加医疗队的常规工作,如战位巡诊、配合手术、打针输液等日常工作外,还主动担任起编队的理疗师,为颈肩腰痛的官兵理疗拔罐,为舰员做心理辅导及健康指导,只要战友们需要她都会全心全意地做好每一项治疗及护理工作。
多次随舰队出访的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吴东升为人和善且耿直,说出话来也快人快语:“既然领导信任我,参加护航就要给医院争气,干出个样子来。”在“烟台”号导弹护卫舰上,吴东升每天都带领舰上的一名医生和一名卫生员对全舰进行防疫消毒,刺鼻的药味儿呛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剩下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处理一些感冒发烧之类的小病,但官兵们的淳朴与善良深深感动了他。
“每次我到战士的住舱巡诊问医时,战士们都把床铺、桌椅收拾得井井有条,舱室打扫得一尘不染。有的还喷上了空气清新剂,散发着淡淡的香味。”说起这些,吴东升满脸的自豪,“从护航官兵的眼睛里,我能看到他们对我们的尊重与信任。”
医疗队的“晕船大户”、核医学科主治医师刘健,在护航过程中胃一次次的翻江倒海。令人钦佩的是,护航200天,他没叫过一次苦、喊过一声累。有一次在舰艇上训练时,他因体能训练强度过大,加上晕船出现虚脱。队员们纷纷劝他休息,他却说:“苦地方,累地方,才是建功立业的好地方,我是做好准备来吃苦的。”
出过海的人都知道,遭遇大风浪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卧床休息。而401医院特检科主任高百春,在一次迎着巨大风浪为伤员做B超检查时,他随着舰体剧烈摇晃着,头部不小心撞到了无影灯上,鲜血沿着鬓角流了下来。高百春坚持给伤员作完检查,才到手术室缝了3针,留下一块永久的伤疤。“伤疤是军人最好的勋章。”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