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面子”和“里子”:如何摆脱建设怪圈?
2012年12月27日 06:57:41来源:
中国新闻网
“拍脑门”决策致规划短视政绩和民生孰轻孰重?
在中国城市化建设推进过程中,地方无视民意的真正诉求而一味追逐政绩,过度追求“外在形象”,重“面子”轻“里子”、重建设轻规划、重速度轻质量、重政绩轻民生等问题虽久遭诟病,但是至今犹在。
“中国现在很少有‘不可行’的项目,领导的意志往往在论证之前就建立了,很多论证就顺着领导的意思来。”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卢济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项建设工程,要先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综合地论证它的价值,经过专家、公众的参与,才能做出“可行”的决策。
评论指出,城市建设动作过快,只考虑官员任期内的“显著成效”,往往会留下祸患。欲避免“拍脑门”决策导致城建陷入恶性循环,首先要强调规划的权威,任何人都不应该将行政权力凌驾于既定的城市总体规划之上。
诚然,把城市的“面子”做好,市民同时也更能体会到荣誉感。但是,与政府政绩观诉求不同,公众更在意的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舒适度和归属感。而这种舒适感和归属感的由来,多是取决于政府对城市建设细节处的投入。
“我国一些城市开始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民众对各种设施和环境的要求开始精细化,不愿满足于表面功夫。”卢济威指出,政府应该把城市化前期“粗放式”的建设模式转变到“集约式”上来,无论是建筑、市政还是绿化等,都要有“通盘考虑”,不能“各自为政”,否则就会出现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问题。
标签:城市建设责任编辑: 金斌
相关阅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