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我国多地近期出现雨雪天气,蔬菜、猪肉、鸡蛋等食品价格开始出现上涨。而随着春节临近,物价上行压力可能加大。有专家预计,物价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多家机构也预计居民价格消费指数将延续回升势头。
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跌涨起伏本来是正常现象。天气原因、翘尾因素、节日临近,诸多因素影响之下,此轮食品价格上涨有着其内在逻辑。但当这种变化影响居民生活水平时,问题就不是单纯市场波动那么简单。食品价格影响着千家万户,也直接决定了一个时期内群众幸福感高低。柴米油盐寻常事,关系民生无小事。“涨声”响起来的食品价格,应该以不伤害民生为底线。
事实上,物价是民生问题的晴雨表,是老百姓最关心、也最敏感的“生活指标”。要防止涨幅过快的食品价格影响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就应该合理调控物价指数CPI的回升势头。让CPI“跑”的慢一些,让收入增长跟上脚步,从而使群众生活有更高的质量水平。
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应该承担起相应的的责任。作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的主体,政府部门应该切实履行职责,保障供给、平抑物价、加强监管、做好调控。在政府职权之内,谋民生之福,从群众需求出发,办利民之事。
具体说来,要完善物价形成机制,减少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对于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产品价格收费,健全价格决策听证制度,增强定价的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关注困难群体的诉求,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物价涨幅的联动增长机制。同时还要警惕行业或经营者之间串通定价或合谋涨价的行为,必要时给予查处。
食品价格涨跌关系万千群众生活,一升一降之间尽显政府责任。不能让日渐沉重的“菜篮子”、“面袋子”压瘪群众的钱包,防止食品价格“涨声”伤害民生,行动就在此时。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