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统计员怀疑在做问卷调查时刻意回避劏房户,居于深水埗劏房的伦太觉得儿戏,令劏房户资料不见天日
据香港《明报》报道,继媒体揭发有香港统计处前线人员涉嫌在就业等调查上造假,有统计员向媒体表示,大批统计员上门调查时,一旦遇上“劏房”户,便会讹称“无人应门”而不做调查。因为,调查“一劏四”的住户,按统计员的工作指标只算是一宗个案,却要做4份问卷,不合“化算”,因而造假,令香港政府的重大数据,长年没有反映最基层劏房户的实况。
小区组织协会主任何喜华对媒体说,他一直质疑统计处的劏房数据偏低,“这几年我特别留意,会花时间问街坊,有否接受过统计处家访,换来的回应是几乎没有”。
此外,就媒体报道的“统计处调查涉造假”,统计处昨午向传媒发出新闻稿,表示正调查事件,适时会向外公布,以释除疑虑。不过,统计处上周五回复媒体时称,由于有上司监督,因此统计员“不会出现回避进入劏房单位调查”的情况,而统计处昨晚再次回复媒体时,则承认统计员若在一宗受访个案中遇上4个劏房户,须采访4份问卷,处方只会视为一宗个案。审计署发言人表示关注有关统计处造假的报道,并会密切关注事件。
媒体过去半年先后访问3名不愿披露姓名的助理外勤统计主任(简称统计员,化名A、B、C小姐),她们披露统计处前线人员的造假行为。根据惯例,统计处每月会从数据库抽选约9000个住址做“综合住户统计调查”,交由全体统计员家访。统计员A小姐表示,统计员上门调查时,万一遇上劏房户,大多会“过门不入”。
A小姐解释说:“假设做一个单位(调查)要做20分钟,如果‘当黑’,碰上是一劏三,甚至一劏四的劏房,工作时间便会增加两三倍。就算成功完成4间劏房,根据工作记录表制度(time-log sheet),也只算完成一宗个案,所以同事便索性瞒报。”
她称,总之“一见到单位大门有数个门钟,便会心知不妙掉头走。上报时只当作一个单位,不如实报是劏房,同时虚报未能联络受访户,或撒谎称‘保安员指单位空置’”。她又说,虽然指引要求统计员须访问“未能联络的受访户”前后共4次才可结束调查,但统计员一般会继续讹称“之后经3次造访都无法联络户主”。
A小姐说,多年前她初入行,做老实人,所有问卷都跟足指引,“一打开门,单位里面住了十三四户,都会照做。做了几次才访问了八九户,有时花上1个小时才访问5户”。其后,同事知悉她是勤力工作后,反怪她做坏规矩。因为,日后有统计员可能需要再次访问这个单位,会“连累”他们往后无法再造假。
1992年至2005年担任统计处长的何永煊回复媒体表示,统计处应深入调查,“前线收集的数据是‘砖头’,如果这些数据造假,个个‘砖头’都死,问题很大”。他说,记忆中,没有经历过有人有意识地严重造假。
立法会议员王国兴认为事件性质严重,若统计员造假情况普遍,应由审计署立刻调查。
此外,有不具名的前统计员昨致电有线电视表示,统计处“九成前线职员”曾经造数,比如家访时遇到一个多人家庭,便会自行乱填数据。当问到就业问题时,为了尽快完成工作,也会造答案或诱导受访者回答,把受访者剔除出失业大军。上述说法与媒体昨天报道的统计员造假手法可谓如出一辙。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