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竞争压力大变相提前上学时间
其实,对孩子们的上下课时间,市教委早有明确规定。据市教委“减负十条”里规定,上学时间小学不得早于8点30分,中学不得早于8点。但是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学校则变相提前了学生到学校的上课时间,如小学上课不得早于8点30分,学校就规定:学生8点必须到校做早操或者自行朗读。
为何部分小学仍要求学生8点必须到校?一位不愿具名的小学负责人表示,孩子玩性大,提前半小时到校“收心”。而另一位小学负责人则表示,其实这样做老师更辛苦,但是升学压力大,又不得不这么做。
对家长呼吁实行“冬季时”或上午减少一节课,不少学校表示,学校每日的上课时间及上几节课,并不是学校自己的行为,不能说改就改。
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谭刚强认为,目前,其实已对中小学的上学时间有规定,但在规定时间内,有些学校提早或延长学习时间,则是迫于竞争压力。
这种竞争压力不仅仅体现在学校身上,部分家长为让孩子上个好学校而“择校”,也无形中延长了孩子上学的时间。记者在江北区一所小学调查发现,该校三年级某班共50名孩子,有28人住家都不在本区。
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上学必须早早起床的学生,其家离学校都比较远,其中择校是导致这一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议
科学规划学习时间避免疲劳式教育
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不至于每天超负荷运转?
重庆师范学校教授周小燕认为,教育改革应该从学生作息开刀更为有效。现在中国的教育,过度陷于疲劳式和题海式、甚至填鸭式教育,这本身就给家长、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孩子没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后果更难预料。
不过,周小燕认为,教育改革不单是改变上学时间那么简单。相关部门应该思考,如何合理科学的规划孩子们一整天的学习时间,让每个学习时段都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比如下午的课程安排,国外学校下午大多安排阅读、兴趣和运动,而国内大多数学校安排的内容却和上午基本相同,一整天都让孩子们处在高度紧张的学习中,不能让孩子们身心有一个很好的调剂。
谭刚强也认为,需要改变的应该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上课形态不应该拘泥于面对面的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可以是一些更生动活泼的动手或者体验的形式。只要让学生们爱上学习,他们就愿意来上课,甚至会主动要求多上课,被动的接受疲劳轰炸,只会让他们愈发想要逃离。而教学内容,则应选择可激发学生兴趣和更符合孩子身心的,这才是教改应逐步推行的方向。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