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新闻“烂尾”,亟须机制创新,实现从应急处置到常态治理的转变
建筑工程有烂尾楼,舆论场中也有“烂尾新闻”。回顾近期一些热点事件,不少在媒体聚光灯挪开之后便没了下文,事情报道出来之后,缺乏持续关注,也不知问题有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新闻“烂尾”现象,表面上看是媒体注意力转移、热点转换的结果,仔细推究,则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处理事态不给力等原因。
相比以往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回应社会热点上,速度提升了,力度也加大了。从“表哥”杨达才、“房叔”蔡彬被迅速处理,到雷政富的“63小时落马”,都说明了这一点。然而,一些地方的回应却不能令人满意——表态快,但处理慢;发布多,但真相少;道歉重,但问责轻。
当新闻事件上升为公共议题,公众不仅追问事实真相,也关心谁来负责、怎样善后,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重演。对这些追问的应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果只是高调应对舆情、消极处理问题,看似开了个好头,实际上虎头蛇尾搞“半拉子工程”,这种做法,都是避风头心理在作祟,对公众不负责任,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
新闻容易“烂尾”,但对背后问题的处理不能烂尾。媒体报道常常只是揭了盖子,暴露了问题,问题之锁还没有打开,需要有关部门积极破解,才能让社会关切有下文,消除“烂尾新闻”产生的现实土壤。尤其在舆论焦点走马灯似的变幻中,从有关部门到相关干部,更应当有定力,抓住问题不放松,不能因为关注度高、影响面广就多使劲儿,记者一撤就松口气儿。否则,病根不除,新剧情又将再次上演。
防止新闻“烂尾”,亟须机制创新,实现从应急处置到常态治理的转变。延长处置链条,建立事件调查和处理信息的全程公开制度,才能在公众目光下不断推动问题解决。健全监督问责机制,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形成合力,引入社会力量加强监督,才能倒逼干部守土有责、恪尽职守。更重要的是,应从媒体报道、公众反映中,从个案的披露和发酵中,举一反三,反思同类现象,查找深层症结,建立防错纠错机制,才能了却旧账、不欠新账。
媒体曝光不是事件的起点,也不是事件的终点。新的舆论格局下,管理部门不仅需要在态度上接受舆论监督,更需要在解决问题上扎实接棒,把热点压力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一个个热点事件的回应和处理中有所收获,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推动社会进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