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数百公里,走进内蒙古草原深处,也就来到了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这里曾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当年在报纸上“朱日和”三个字都不能提,报道这里的军事活动,只能说是在“华北某地”,外军也只能在侦察卫星图片上,目睹它的风采。
2003年8月25日,我军首次将朱日和基地对外军开放,这里的神秘面纱才向世界揭开。走进基地,首先让人感叹的是它的规模,基地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是亚洲最大的训练基地,主要担负的任务是组织师、旅、团级部队完成合同战术演练,协同装甲兵和其他兵种进行技术、战术训练。
这个基地可展开集团军规模的实兵战役演习,在全军仅此一家。并为陆军装备的各种武器进行实弹、实爆作业和航空兵实施对地面部队攻击演练提供保障。
2007年,军委、总部把朱日和训练基地确定为我陆军唯一复杂电磁环境建设试点单位。2011年上半年,军委、总部再次决定:将朱日和训练基地建成全军唯一陆军联合作战实验场。
在这里上千项科技练兵成果得到检验论证,数百个新战法、训法得以产生,数十万部队得到磨练。
进入基地导演大厅,巨大电子屏幕呈现在记者的眼前,红蓝两军在千里战场上的角逐实况,尽收眼底。基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集导调监控、战场仿真、辅助评估、综合保障、基地管理“五大系统”为一体,其先进的设施和设备堪称全军一流。
初春,一支支装甲机械化部队隆隆奔驰而来,广袤的荒原上“战火”燃起;盛夏,摩步师山地进攻“战斗”在酷暑中进行;秋天,陆空一体联合“作战”高潮迭起;就连过去训练冬休期的隆冬季节,也能看到一队队金戈铁马,把冰雪覆盖的训练场搅得热气腾腾。
这个基地和蓝军部队,为各军兵种进行联合战役和合同战术训练,提供了全时空的舞台和强劲的战场对手。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12级的狂风卷起沙尘暴,能使脸掉皮、车掉漆;这里无霜期长达6个月,最低气温零下43摄氏度;方圆千里难见人烟。正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基地领导带领广大官兵,经过几年苦战,终于建起了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现代化导调指挥楼、办公楼、官兵宿舍楼、驻训部队营房和浴室、门诊部等,实现了通水、通电、通暖;建成了生活服务中心,提高了基地自我保障能力;种树上万棵,植草坪数万平方米,为基地和驻训部队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解放军总部首长考察后高兴地说:“系统集成起点高,整体配置功能强,保障管理配套全,是全军合同战术训练基地的一流示范工程。”2000年底,“五大系统”通过了国家鉴定,认为该系统属军内首创,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信息系统的先进水平。
目前,这个基地已实现了组训方式由部队自导自演、自训自评,正在向导、演分离,训、考分离转变;基地职能由阶段性保障训练,向全年度满负荷组训转变;成绩评定由人工向计算机科学评估转变;科技练兵成果由试验论证向形成整体作战能力转变,标志着解放军传统的训练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训练手段向现代化产生了飞跃。
离开北京数百公里,走进内蒙古草原深处,也就来到了北京军区朱日和合同战术训练基地。这里曾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当年在报纸上“朱日和”三个字都不能提,报道这里的军事活动,只能说是在“华北某地”,外军也只能在侦察卫星图片上,目睹它的风采。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张坤平 编辑:金斌
相关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