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愕莹辩称,船舱设计及厚度有误,均不会导致船只沉没。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南丫岛海难事故昨(21日)踏入第19日研讯,继续传召制造“南丫4号”的财利船厂代表作证,揭发船厂错误计算船舱入水的稳定数据,导致船身设计出错,一旦破损入水便会淹浸主层甲板;同时,船板亦只有4.83毫米厚,比图则薄0.17毫米。
不过,财利船厂董事罗愕莹辩称,船舱设计即使有误亦不会导致船只入水沉没,加上船板厚度误差仍在可容忍范围内,故不能向供应商追究。
指船板薄仍符海事处标准
香港南丫岛海难事故调查委员会继续就“南丫4号”快速下沉的原因,昨日传召制造“南丫4号”的财利船厂代表作证。船厂董事罗愕莹表示,厂方起初将“南丫4号”船尾的尾尖舱与油柜房视为同一个舱,故从无打算在中间加装水密门,只是设计公司在设计时出错,令工程师以为2房间有水密门存在,继续以6个舱作基准,计算出错误的船舱入水稳定数据。
罗愕莹称,虽然工程师“计错数”,建成后的“南丫4号”只保持有5个舱,但不论是6个舱还是5个舱,船只的稳定性都不会受影响,因公司为保持船只平稳,已于1998年额外加载8.25吨铅作压载物,令重逾15吨的船身有更大的稳定性,但仍有足够浮力,即使遇上碰撞破损入水,水位亦只会淹浸至船底向上计的2.96米,即主层甲板位置。但他强调,船只仍不会就此沉没,同时在建船时已将有关资料交港灯公司审视,但当时港灯公司未有作出回应。
行驶14年船板被侵蚀
此外,委员会亦揭露“南丫4号”的船板较图则薄。罗愕莹透露,建造“南丫4号”的材料,皆由美国佛罗里达州订购,初时公司想订购5毫米厚的铝板,只因当地以英寸计重,令来货实际只有4.83毫米,比原来的图则薄0.17毫米。他称,虽然来货较薄,但因香港特区海事处及国际验船公司的标准,均容许不多于0.2毫米的误差,故船公司未能因此向供应商追究。
罗愕莹一再强调称,虽然船板较薄,但绝不会影响船只航行,加上“南丫4号”已在海上行驶逾14年,部分船板或已被侵蚀,若根据香港特区海事处指引,侵蚀不超过3成仍是可接受范围内,故“南丫4号”船板厚逾3.5毫米都仍可继续航行。
但委员会律师却指出,香港特区海事处指引上只列出有关钢造船板的细则,只有“南丫4号”则用铝造,质疑罗愕莹身为建船公司董事,是否清楚钢材与铝材会相互侵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