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5日会见日本公明党党首山口那津男,郑重阐述了中国对日政策。国家责任、政治智慧、历史担当,三句话言简意重,为破解自日本去年9月非法“购岛”以来中日关系的僵局提供了一把钥匙。
邦交正常化四十多年来,互为重要近邻的中日两国关系时晴时雨。但双边关系中何为大局;面临问题和困难时,政策选择孰重孰轻;情势危急时,是妥善管控还是试探“红线”,应该说是清楚的。否则,不会有山口在关键时刻的来访,也不会有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亲笔信中有关“日中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的表述。
要承担国家责任,日方就不应打所谓“民意牌”,无视甚至俯就右翼势力动摇中日关系基础的言行。而应言行同步,不能这边讲大局,那边却试图“围堵”中国,甚至通过军事演习等手段“示强”。不容忽视的是,日本右倾化已渐显从社会思潮迈向政策实务的态势,引起亚洲邻国乃至世界的警觉。可以预见,日本越“向右转”,右倾化势头越猛,就越会偏离其成为“正常国家”的目标,越偏离其应当承担的国家责任。
要展现政治智慧,日方就应谦虚地向两国老一辈领导人学习,深刻体会他们在中日关系关键节点上体现出的胸襟和气魄。特别是对话进行期间,还讲钓鱼岛争端“不是讨论的问题”,实在无益于对话的进行和延续。
要具备历史担当,日方首先要直面历史。中日关系的复杂性或多或少都与历史有关。直面历史,是真正卸下沉重的包袱;正视历史,中日两国才会有真正和平的未来。历史担当同时也是沉甸甸的责任,当下要深思如何克服困难,管控危机;长远要谋划把一个什么样的中日关系带向未来。
对中日关系而言,两国间四个政治文件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应坚持遵守。只有大局在胸,方能把握方向,进而才能进一步探讨两国间许多已被搁置、本应更为重要的议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