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婚令、催娃令、催钱令、催房令……许多年轻人既盼回家,又怕回家。
过年回家,别再纠结
制图:张芳曼
一则微博,引发20多万网友的情绪共振。
工作怎么样、对象找到没、工资拿多少、房子买在哪……对于在外打拼的“漂一族”而言,亲朋好友的诸多“拷问”,勾起了许多人久埋心底的焦虑,被视为“比春运更难熬过的年关”。从“拷问症候群”到“过年恐归族”,铭刻在中国人文化基因中的“春节”烙印,在社会心态的沉浮中,正被重新诠释。
每个异乡客就如同鸟儿,旁人只看到它飞得有多高,只有家人才关心它飞得有多累。无论身在何方,春节正是倦鸟归巢时,所有路引都标注同一个“家”字。回家吧,以亲情的名义。家,会以最大的包容,滋润你蒙尘的心灵、消解一年的疲累,积蓄重新出发的动力。家,就是你永远的大本营。
在这条通往团圆的归途上,任何压力、面子、纠结都是浮云,惟有亲情恒久留存。请牢记,哪怕舟车劳顿,哪怕身无长物,你的亲人就在家的方向,等你、盼你,这就是过年回家的全部意义。
——编者
过年回家屡遭组团“拷问”,20多万网友吐槽“压力山大”
这几天,一条“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的配图微博走红网络。“不认识我了吗?小时候还抱过你呢!”这句开场白一出,立刻引发网友的强烈共鸣。据统计,这条微博吸引了20多万网友参与讨论、4万多个转发。
“这简直就是我去年过年的情况实录啊!”李尚绅颇为感慨。他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女朋友,每每回家过年就成为“众矢之的”。这些善意的关心,让他有点不堪重负。“最怕碰到亲戚朋友,他们的问题多多,实在是招架不住啊。”
李尚绅的吐槽,道出了许多“漂一族”的心声。对于这些常年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来说,横亘在春节归途的,不只是一票难求的拥挤春运,还有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回家“拷问”。在“亲戚聚会发言大纲列表”中,罗列的发言主要围绕长辈对晚辈的婚恋、工作、生活等问题展开,并围绕不同的回答穿插了对应的后续提问。“都是长辈,不能不回答,一旦回答不合老人的意,就要面对各种唠叨。”家在通辽的白领小闫,经常被这些“拷问”弄得“很抓狂”。
春节拷问的“压力山大”,甚至让不少年轻人干脆当起“恐归族”,在异乡独守孤独,只愿寻求一份清静和放松。“大家从心理上想回家,但又面临着现实的压力,认为自己需要对家乡和父母有所交代。如果混得不好,过年往往有‘无颜过江东’之感。”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涛甫说。
长辈惯以“老例”指导小辈,抚平代沟,莫将关心当压力
在教育咨询机构工作的万颖,虽然因为没交男友年年被唠叨,但依然能从容回答长辈的问题。“唠叨也是种善意的关心嘛,很多长辈只是想找个话题,平时见不到面,他们其实也不知道跟我们聊什么。”
“这背后折射出两代人的观念差异,老一辈人对年轻人的想象是按部就班的,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路径成家立业,而年轻人却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如此解读。
而这种代际差异,在过年回家的时间段里,往往集中爆发。比如恋爱问题,就常常成为亲朋好友围攻的靶心。“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形成许多习俗,比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但现代社会对婚姻的附加值期待在增长,就不那么容易实现了。”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周运清说。
“对长辈来说,关心下一代的方式就是问候生活和工作,这和现在年轻人的想法不太相符。”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马广海认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婚恋、薪酬等情况属于个人隐私,不愿意被过多追问。
还有专家认为,长辈的关心方式除了问候,往往还带着一种指导情绪,试图以自身经历给予年轻人建议或“过来人的经验”。这在资讯繁荣时期已经“落伍”,长辈应该真正将年轻人当成年人来对待,少一些硬性指导,多一些侧面建议。
“要化解这些冲突,我认为年轻人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马广海认为,让年轻人换位理解老一辈的观念总是比让老一代人去接受新鲜事物更容易一些。
社交网络放大负面情绪,“恐归”不是主流心态
无论是“拷问症候群”还是“春节恐归族”,几乎都将过年回家的心理障碍归咎为压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用“旅行者困境”来形容,“人们过年回家一般都是从大城市回到中小城市,家长和邻里对于在外发展的孩子期望相当高,而很多青年人生活多有不如意,这种地理上的距离容易催生幻想,造成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而一些年轻人过于理想化地描绘图景,也使自己在面对家人时面临双重心理压力。“年轻人可能在平时有意无意夸大个人情况,导致过年不敢回家面对现实,如果据实回答会令家人失望,而继续撒谎也会让内心不安。”张颐武说。
不过,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看来,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压力,年轻人若肆意放大这种情绪,颇有矫情之嫌。“大家从天南海北赶回家,吃顿年夜饭,体现的是家庭的团聚和亲情。如果因为所谓压力而放弃团圆、亲情,实在荒唐。”周孝正认为有人过年不回家,只是个人的选择和权利,但绝不是社会心态的主流。
其实,类似的“拷问”年年有,为何今年的牢骚特别多?在很多学者看来,正是由于社交网络的勃兴,在无形中放大了大众的负面情绪。“互联网具有合众效应,以前每个人都是一个孤岛,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们产生共鸣、形成共振,放大了社会心态并形成一个‘场’,所有在场内的人都受到影响。”张涛甫说,当“拷问”心态随着微博传播,并不断强化,让原本没有恐慌的人也由于舆论场的影响形成“恐归”心理。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负面情绪还可能衍生出扭曲的社会心态。“人们在网络上宣泄情绪,年轻人将压力全部推给社会和家庭,为自己的发展不如意卸责、解压。”张颐武认为,媒体应及时疏导社会情绪,遏制浮躁心态,不要让部分人的情绪波动演变为社会普遍问题。至于压力的消解,则有赖于家人之间的共同努力:家长不要过度期望,年轻人也要放平心态,通过真实沟通,获得家人理解。
别让年味染上功利色彩,回家过年当回归亲情与团圆
催婚令、催娃令、催钱令、催房令……道道“春节拷问”,让一些年轻人为应付家人,甚至动起了歪脑筋。比如,明明是租车回家却宣称是自己购买。在淘宝网上,还催生出“过年出租男友、女友”的业务。在一家网店里,店主详细列出了服务项目,包括陪吃饭、陪逛街、陪看电影等内容。有的卖家还在商品详情中贴出被出租者的照片,以及身高、体重、特长等个人信息。
对于年轻人的“出格”行为,周孝正很不理解。在他看来,回家过年本就是一种习俗,岂能为了面子和虚荣心,搞得节日喜庆都消失殆尽。“亲戚的关心、家人的唠叨,都是人情交往的一部分。回答时,有一说一、实事求是就好,何必扯谎?压力并不会随着你的忽悠而消失,反而为圆一个谎言而说更多谎言,徒增烦恼。”他甚至认为,“过年作秀”的背后,反映出当前社会不诚信的心态症结。
个人心态的自我调整,是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小章对“恐归族”的由衷建议。“在春节,这一年来的成绩、失败、快乐、痛苦都需要回顾和反思,必然几家欢喜几家愁。衣锦还乡固然好,但也没有必要因为过去一年的点滴得失而羞于见故人。”他劝诫年轻人不要为名利过多裹挟进急躁不安的生活,让价值观中只剩下输赢、成败。
“如今的‘年味’已经沾染了功利性,人与人之间来往的攀比心理、关系心理更强,而传统的人情味更加稀薄。中国人过新年应当是自在的,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新年文化的回归,背后应当有亲情支撑和文化自觉。”张涛甫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