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重保障防线”为何挡不住因病致贫
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以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为主要保险对象的大病医疗保险,以民政部门负责审批的特殊人群医疗救助和低保补助,以及以红十字会等为代表的社会慈善机构和组织——在中国,从理论层面而言,这四重防线,可以基本确保一位得大病的患者及其家庭不会陷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绝境。可事实并非如此。
“从历史发展看,新农合最早的表现形式是保大病、广覆盖、低水平。”浙江省卫生厅基层农村处处长沈堂彪说。浙江省是从2003年开始新农合试点的,最初的筹资水平仅47元。
就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看,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比,新农合的保障水平差距悬殊,药物和器械的报销类别也存在差距,城乡二元鸿沟明显。康复之家浙江分公司经理苏云龙告诉记者,按目前的规定,绝大多数医疗器械的治疗或购买都不在医保范围,呼吸机也不例外。
治疗付学朋的这110万元高昂费用,在官方的术语中,被称为“城乡居民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等六部委2012年联合出台的《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只要参加任何一种医保制度,其个人年度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均可以通过大病保险制度给予补偿给付。遗憾的是,这项制度在全国才刚刚推出,在浙江,仅湖州、绍兴两地开始试点。
保障体制不够健全,保障水平同样也不高。“中国网事”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社会各界对付敏足夫妇的救助,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付学朋出事以后,当地给予了相应的医疗救助和托安养补助,并于2007年12月将其一家列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2007年以来的5年时间里,付敏足一家接受当地政府各类医疗救助、低保金、托安养补助、慈善救助和慰问金约8万元。
上郑乡副乡长朱华清说,按照目前的救助体系,付学朋家已经享受到最高标准了。可5年全家的保障和补贴救济总额,还不及付学朋当年治疗费用的10%,根本无法改变付家的生存状况。
付敏足说,新农合报销比例有限,为省下每一分钱,家里只买消炎药、解毒片等便宜药给儿子吃;每天脖子上本该由专业医护人员更换的纱布,也是他们自己买纱布碘酒更换的。
卧床7年后,付学朋的命运在2013年的开头出现了转机。借助于网络的力量,“‘至慈双亲’为子续命”的故事仍在以几何级的速度传播。带着众人的爱心和热心肠,这场捐钱捐物的爱心接力仍在继续,也为付敏足夫妇坚持下去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勇气。
“我们一家人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能活着,病能治好。”虽然一次次有专家告诉他们无能为力,但王兰芹从不认为儿子一辈子只能这样。大家的关心让她看到了希望,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哪怕一丁点希望,我们也不放弃。”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在体制的范围内得到应有的救助!”正在杭州参加浙江省“两会”的农民代表汪恩锋说,而不再单纯地沿着“因病致贫、媒体关注、各级重视、问题好转”的偶然性路径行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