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名单”制度倒逼企业诚信
曝光和公示,成为倒逼企业诚信的一道“紧箍咒”。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食品生产监督所监督四科副科长刘震华说,“黑名单”制度是一项非常有力度的举措。“我长期在基层工作,在食品安全监管过程中发现,很多企业诚信度不高,常和执法检查人员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在遭到处罚后,不少企业换一个地方,‘改头换面’后继续干,这样就屡禁不止了。如果曝光法人代表等信息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源。”
上海凤晨鸡蛋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桂祥对记者说,“黑名单”制度能给企业较大震慑,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这个比罚款厉害多了,一般的罚款可能只是上级单位或者局部人了解,而上了黑名单消费者都知道了,一夜之间这家问题企业就可能垮了。”
专家认为,对一家企业的发展来说,让全社会都了解这家企业不诚信或产品质量不合格比行政罚款更有威慑力,可能瞬间缩小企业市场,让企业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而且,市民可在购物前或者购物后对照着“黑名单”对相关产品有所了解,如在市场上买到不合格产品,可以到销售商或者厂商处要求赔偿。
应从源头抓起
专家建议,从立法角度确立“黑名单”制度公布的方式、举措及标准,让“黑名单”的公布更加规范,还应配套相应的第三方监督机制。
刘震华说,“黑名单”曝光后,更关键的是背后的查处,目前食品网购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形成大区域监管的概念,各省市监管部门要形成合力,严厉查处问题产品。
赵桂祥建议,一些散户、个体户的产品如有问题可能很难找到责任人,“黑名单”制度可能无法对这些领域进行覆盖。“黑名单”不能仅盯着企业,还应加大对不规范散户或地下作坊的打击力度。
更重要的是,除了盯住终端环节,还要加强源头监管。专家认为,食品安全的监管关键在源头,一些农副产品、食品生产大省的监管部门必须切实履行责任,只有堵住了源头的“主动脉”,下游才能堵住“毛细血管”,否则终端查处再多问题也难以根治。
业内人士同时提醒,消费者应提高辨识能力,无需将个别问题夸大至行业问题,将行业问题扩大到对整个食品体系的不信任。
赵桂祥说,一家企业上“黑名单”,可能对整个行业都会有传导效应,产生负面效果。比如“速生鸡”事件发生后,对整个产业影响很大,虽然“速生”不可怕,很多企业也没有违规用药,但鸡肉产品天天在掉价,不少消费者“谈鸡色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