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舰官兵在舱内自排自演文艺节目。甘俊摄
井冈山,登陆舰——一座红色圣山,一艘现代战舰。二者在历史时空中的交错融合,让隆冬时节我们的这次采访陡增温暖与神圣。
在南海舰队某军港,我们登上以“井冈山”命名的海军新型两栖登陆舰。它犹如一座海上城堡雄壮威武,更让人顿生敬意的是,井冈山的“红色基因”深深融入舰员的血脉。
沿舷梯而上,首先来到一片宽阔的甲板,这里是舰载直升机起降平台,与大舱机库相连。只见一块块展板并列排开,引人驻足观看。一面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主题展览,展出的是某登陆舰支队所属各舰官兵自采自编的舰报。“党的十八大理论热点”、“水兵话成就”、“岗位练精兵”等栏目内容十分丰富;展板另一面是优秀班长事迹展示,支队20多名优秀班长骨干的工作照、生活照和事迹简介一字排开。支队政委赖如鑫介绍说,这是各舰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开展的创先争优成果展。
在现场,我们遇到了“井冈山”舰帆缆班班长周正勇。他正在同展板上的“自己”合影。面对记者,小伙子有些羞涩地讲起一段自己的“囧事”:“我这个班长曾经差点‘撂挑子’……”原来,前两年舰上任务繁重,班里新兵又多,他工作格外忙乱。前年底支队组织装备检查考核,尽管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准备,可还是拖了全舰的后腿。一气之下,他不想干了。舰政委知道后,意味深长地送他一本书。捧读这本《井冈山斗争史话》,周正勇感到“自己的心窝像被踹了几脚”,非常惭愧。他重新振作,利用一切机会“传帮带”,率领全班玩命干。一年后,他们班在支队比武中获得两个第一,一个第三。
“铸魂砺剑,志逸四海”——悬于战舰通道的这八个字,便是“井冈山”舰的舰训。它既蕴含着井冈山精神的精髓,又体现了这艘现代化战舰的使命与担当。当年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红军战士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了“将红旗插遍中国”而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而今,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安全形势变化和国家利益的拓展,“井冈山”舰官兵劈波斩浪,巡守海疆,时刻准备担负起维护国家利益的神圣使命。
支队长纪洪涛介绍说,2012年,“井冈山”舰累计出海122天,航程3万余海里,多次远赴西沙、南沙执行巡逻训练任务,常常是今天刚靠码头,明天又起锚出海。
“为激励官兵坚定理想信念,攻坚克难,我们高举井冈山精神这面旗帜,开展了‘铸牢军魂、砺剑海疆’专题教育。舰上的一条条文化通道,就是教育活动的缩影。”在舰政委胡治豪的带领下,我们登上02甲板。甲板两舷,悬挂着一个个精美相框,还有井冈山市博物馆赠送的革命文物复制品,好一个令人过目难忘的“红色走廊”!从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手稿,到朱总司令挑粮食的扁担,这些珍贵文物和图片记载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辉煌历史,默默地向官兵讲述着忠诚与奉献的价值理念。在参加支队举行的演讲比赛时,“井冈山”舰副航海长王凯满怀深情地说:“每一次穿行‘红色走廊’,我都会感受到鞭策与激励;每当遇到挫折,感到现实与理想难以对接、心浮气躁时,我都会到‘红色走廊’去走上一趟,汲取正能量……”
军舰通常是男子汉的世界,可“井冈山”舰展示橱窗里为啥有女兵的工作照?原来,该舰是海军首批女兵上舰试点单位,现有16名女舰员。板报上,维吾尔族女兵阿斯米古丽的一段心语,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上舰不久,我们就远赴南沙训练。连续几天风浪都很大,我晕船很厉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连胆汁都快吐出来了。女兵队宋队长悉心照顾我,她说姐妹们怀着驶向深蓝的梦想上舰,决不能被一时的困难所击倒!随后几天,不管风浪多大,我都坚持跟班训练,强迫自己吃饭,晕船的症状也减轻了许多……”
不久前,阿斯米古丽在舰上的专业考试中夺得第一名。
排水量近两万吨的“井冈山”舰,仿佛一个巨大的迷宫。我们匆匆参观了一遍,已是夕阳西下。舰领导热情地挽留我们与水兵们共进晚餐。记者发现,虽是自助餐,但官兵自觉珍惜一粒米、一口汤。饭后,碗盘都干干净净。
舰长刘忠鹄说,近年来入伍的水兵多是独生子女,很多人从小物质条件优裕,生活不够节俭。2011年5月,舰上8名官兵代表前往井冈山市参加“纪念建党90周年——重温红色之旅”活动。他们看到个别老区群众收入微薄,生活仍很困难,有的孩子甚至因贫困而辍学。见闻带回舰上,在官兵中引起不小的震动。舰党委顺势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引导官兵崇尚节俭,并倡议筹集“爱心基金”,资助井冈山革命老区的贫困学生。2012年7月,官兵资助的郭天赐同学夺得井冈山市高考理科状元,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喜讯传来,官兵备感欣慰,更深刻地领悟了艰苦奋斗革命传统的深刻内涵。
海上升明月,微风拂舰舷。回望“井冈山”舰庞大的身躯,记者心潮澎湃。逸复兴壮志于四海,圆强军之梦于深蓝。可以坚信,在井冈山精神的浸润下,新一代水兵驾驭这艘新型战舰,定能劈波斩浪,不辱使命,驰骋万里海疆!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