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长三角 正文
“毒校服”暴露监管软肋 上海将明确校服准入标准
2013年02月19日 07:30:06来源: 人民日报 姜泓冰

  上海将明确校服准入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

  “毒校服”暴露监管软肋

制图:张芳曼

  【核心阅读】

  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校服,近日被检出致癌物质芳香胺。

  专家认为,让学校把质量关并不现实。应在质监、物价部门经常性联席检查之外,更多公开采购信息,认真实行许可证制度。

  2月19日,上海市中小学生迎来新学期。开学首日,学生都要穿校服,但今年浦东新区一些学校已以短信、微群等方式通知家长:孩子可以不穿校服上学。

  这些学校都是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的客户,而这家位于川沙新镇一座村庄里的小工厂,已因生产的学生服被抽检出含有可致癌物而被立案查处并停工。

  欧霞校服4次被检不合格

  上海市质监局2月7日发布了对本市的学生服质量专项监督抽查结果。报告显示,抽检的22批次产品中,有6批次不合格。其中,上海欧霞时装公司生产的一款摇粒绒冬装被检出致癌物质芳香胺,“属于质量问题严重”,已被立案查处。这是上海对学生服质量首次立案。

  根据抽检报告,被抽检出含致癌物的产品,是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2012年7月生产的OUXIA摇粒绒冬装(规格型号:M 160/84A,款号OX2012005)。而含有致癌物的面料,主要是用作服装装饰用、宽约两厘米的镶条。

  质监部门表示,这是由于产品面料在染整过程中使用了含有该物质的染料造成的,这类染料含有偶氮基团,对人有可致癌性,且对人体的伤害不可逆。

  细心的媒体对照历史抽检记录,发现:欧霞时装有限公司并非校服抽检黑榜上的“新人”,从2009年至今,它所生产的校服已4次被检测出不合格,其中既有“使用说明不合格”,也有“pH值不合格”。

  21所学校采购“问题校服”

  “毒校服”消息让上海不少学生家长心头蒙上阴霾。

  “以前只觉得校服面料差,不好看,没想到还不安全!”一位浦东新区的初中生家长这样说。

  上海市教委、浦东教育局等部门一直未对媒体采访要求做出正面回应,但在其官方微博上陆续做出回应。市教委首先承诺将通过“上海教育督查短信平台”,把质监局的抽查结果告知各学校,以提醒各校在校服采购过程中注意选购质量合格的产品。随后又紧急发布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局加强校服采购质量监督管理,各学校“绝不能采购已被抽检出不合格的校服产品”,对已采购不合格校服产品的,限令各区县教育局在2月20日12时前汇总、上报相关情况,并由相关学校向企业进行交涉,以依法维护学校及学生的合法权益。

  在家长们的强烈呼吁下,18日凌晨,浦东教育局也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2012年在欧霞公司采购学生服的21所中小学的名单。据悉,浦东教育局已要求21所学校通知学生停穿学生服,将组织统一送检。

  上海校服合格率不足五成

  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何瑾馨告诉记者,不必谈“毒校服”色变。这次涉事校服所使用的偶氮染料是纺织品服装印染加工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合成染料,共有近2000个品种,其中只有130多种偶氮染料经还原会释放出指定的24种芳香胺类。

  但人们还要忍不住追问:“一家3年连续抽检不合格的企业为什么会一直为浦东学校供应校服?”

  据了解,上海现在20多家学生服生产厂家,九成以上是欧霞这样的小企业。在2012年三季度的抽检中,校服的合格率还不足50%。而在抽检不合格的“黑名单”上,不只是欧霞,还有其他几家厂也是常客。

  上海某区的一位教育局副局长表示,没有文件规定过全市或全区中小学需要统一订购校服,以前校服多由教育部门办的“三产”企业生产,现在则多由学校自行决定,教育局只负责核价。对于质量问题,基本只靠质监部门抽检。学校和教育局对服装质量是外行,对于质监部门在网上挂出的不合格名单,关注不多,监管更少。

  在上海,学生校服费用是列在学校代办服务性收费项目中的,由物价部门对校服的最高价格做出限定。中心城区的高中学校自制校服的,每套不能超过250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自制校服的,通常夏季校服每套50元,冬季校服为150元左右。不少老师和家长都表示,在上海,这样的价格偏低,可能导致大厂家嫌利润低不愿做、愿意做的厂家偷工减料等现象。同样在上海,一些民办的“贵族”学校、国际学校内,校服往往包括从外套到袜子、帽子等诸多品种,费用上千元。

  职业服设计专家、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刘晓刚表示,让学校把质量关并不现实。应在质监、物价部门经常性联席检查之外,更多公开采购信息,认真实行许可证制度。

  【链接】

  2万余套问题校服已停用

  据新华社上海2月18日电 记者18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获悉,生产不合格校服的上海欧霞时装有限公司供货的21所学校26444套校服已暂停使用并送检。上海同时还将通过明确准入标准、建立“黑名单”制度等多项措施建立监管校服质量的长效机制。

  明确准入标准。质监部门将抓紧在一般服装质量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建立针对校服的更严格的地方标准。

  规范订货主体和程序。在当前各校自行采购的“大分散”格局下,研究区县和学校相结合的相对集中采购模式。采购过程中,质监部门将进行前置检验,并充分发挥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订货过程要对学生和家长充分公开。

  合理确定价格。既充分考虑学生和家长的承受能力,又兼顾企业合理利益。

标签:上海|毒校服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上海21所学校2万余套校服停用 问题公司被立案查处
  • 家长称上海毒校服厂家负责人曾在供货学校工作
  • 上海毒校服事件涉及学校4年从未检验校服质量
  • 上海“毒校服”事件发酵 21所中小学停穿校服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