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明。资料图
22日下午,山西省大同市召开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任命李俊明为大同市副市长,决定李俊明代理大同市市长。
春节期间,不少市民签名挽留前任市长耿彦波的消息,也把继任者李俊明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面对曾经“沸腾”的民意诉求,面对还未合拢的古城墙,甚至面对上万名被征收拆迁户还未得到妥善安置,此刻人们最关注的是在“新官”李俊明的治下,“造城”未完的大同将走向何方?
刚刚上任大同市代市长的李俊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称,“我既深感责任重大,更充满必胜信心。”
36年工作与“建筑”有关挑起大同重担
官场分析人士认为,山西全省干部任命犹如一盘棋,前任大同市长耿彦波赴省城接受“建设太原都市圈”的新任务,让李俊明挑起仍未摆脱“大工地”的大同重担,其背后彰显山西省委、省政府的良苦用心。
翻阅李俊明的履历不难看出,从1977年参加工作开始至今36年时间里,李俊明都在与“建筑”打交道。出身山西省建筑工程学校,留校教书10年,随后任职建筑业和房地产两个企业“一把手”6年,在山西省建设厅工作5年后任副厅长一职,还曾任太原市常务副市长4年有余。在上任大同之前,李俊明任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
近几年,作为以煤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大同在需要迫切转型的诉求之下,重新梳理城市文化肌理,走出了一条“一轴双城,双城并美”(以御河为轴,御河以西保护修复历史文化古城,御河以东建设现代化新城)的文化复兴之路。
对于文化复兴的经验,在李俊明的总负责下,曾推动太原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太原市有着5000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因历史原因,文化脉络遭受破坏。从1992年至2009年17年间,太原市先后几次提出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事,始终未能成功。
2009年,太原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由时任太原市常务副市长李俊明负总责。2011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太原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据了解,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难度在于国务院在1994年至2011年的17年时间里,只批准了17座城市,平均1年只有1座城市申报成功,而太原是唯一的省会城市。
拥有“建筑+文化”的工作履历,李俊明走马上任大同代市长。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