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2月23日电 贵州省凯里市龙场镇一所35万元建成的希望小学,投入使用了仅一年半时间就被弃用,现在成为垃圾站。
计划200人的小学最多时仅有30多人
记者日前在凯里市龙场镇看到,这所希望小学建在老山村一个斜坡上,该地被村民称为“岔河”,周围大山陡峭,与18日发生山体崩塌现场仅隔一条公路和河沟。老山希望小学有两层教学楼共8间教室,教学楼内外均堆满了废品和垃圾。
记者注意到,教学楼的瓷砖、门窗基本都是新的。当地村民说,这所希望小学已弃用很久了,目前是一个外地人在这里回收加工废品。
根据学校的纪念碑文,老山希望小学由省外一家慈善基金会捐款20万元,凯里市政府匹配15万元修建,占地3.5亩,建筑面积460平方米,2009年3月投入使用。“希望小学的建成可解决老山村、渔洞村等5个村200余名适龄儿童上学。”碑文写道。
而村民告诉记者,希望小学学生最多时仅30余人,到2010年9月,只剩11人。为何计划和实际学生人数如此悬殊?
凯里市教育局党组书记龙运国说,该希望小学前身是龙场镇老山村教学点。2008年,因地质灾害和雪凝灾害,教学点成为危房。正好龙场镇政府此前有计划,将原老山村整体移民搬迁。
为方便搬迁后的村民,也因为“岔河”已算是多山的贵州一片相对开阔的土地,于是当地将希望小学定在此处。但后来整村搬迁难度大,多数村民未按原计划搬迁过来。而新建的希望小学离村寨较远,山路危险陡峭,致使学生人数一直很少,“确实浪费了教育资源。”龙运国说。
此后,又有一些学生随父母转到镇上读书。2010年,贵州凯里至余庆高速公路规划又需通过此处,征用了学校占地,仅剩下的11名学生也全部转入龙场镇寄宿小学就读。
从建成使用到废弃,投入35万元的希望小学仅使用了一年半时间。龙运国说,对此,他“十分遗憾”,这也警醒他们在将来规划校址时更为慎重。
校舍为何变成垃圾站?龙运国说,学生全部转学后,龙场镇中心校将空校舍委托给老山村村委会看管,是村里自行使用的,教育局并不知情。他表示,当时的慈善捐款由团市委主动争取而来,但征地是教育局征得,产权在教育局。为服从高速公路建设规划,校舍也将于近期拆除,所得的征用补偿款如何使用将与捐助方进行沟通。
部分乡村小学走向“空壳”或被挪用
据统计,贵州是依托“希望工程”援建小学数量较多的省区之一。贵州省青基会秘书长陈保国表示,经济欠发达的贵州农村教育比较落后,正是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和无私关怀,才使贵州的教育事业近年来获得了较快发展。
“此事仍值得青基会及各地政府反思,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和方法,加强彼此的沟通衔接,不辜负广大捐建人的爱心。”陈保国说。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地方过去援建的希望小学被空置或挪作他用的情况呈增多趋势。同时,普通的农村学校也出现相似情况。
在浙江省宁波市打工的贵州籍进城务工人员杨海波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自己读小学时有上百名学生,今年回老家过年,发现只有20多个学生,有的年级仅有五六个人。
贵州省社科院院长吴大华认为,人口出生率降低,导致农村学校生源逐渐减少。以贵州为例,1980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24.7‰,2012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下降为12.13‰。同时,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加剧了农村学校“空壳”化,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将子女带入城镇学校就读。
教育布局调整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上世纪90年代,人口膨胀以及入学率和“普九”的硬件指标,使各地乡镇政府想尽办法修建学校。但进入新世纪后,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一些地方又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村村办学”方式,对邻近学校进行合并,这也造成一些校点被空置。
贵州大学社会学教授安和平认为,空置尚有诸多客观原因,但空置后的校舍沦为垃圾场或猪圈、鸭圈,则是因为有关部门未对其妥善管理和有效利用,“希望小学直接凝聚了社会各界的爱心,所以备受关注,而国家建设的乡村小学,所用的投入也是群众创造的,两者都应被认真对待。”
勿将爱心丢进“垃圾场”
专家认为,希望小学的建设要规划合理、管理到位,不辜负社会爱心,关键还要加强空置学校的后续管理和合理利用。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相关规定,希望小学如确需撤并,要坚持希望小学牌子不丢、希望小学捐赠资产不丢的原则。确需撤并的农村学校校舍,可改为农村幼儿园、村民农科教基地等,不改变其教育功能,继续为村民造福。
陈保国说,近年来,中国青基会要求新建学校为乡村完全小学,强调“新建希望小学的选址务必符合当地农村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计划,15年内不被撤并”。
此外,中国青基会2006年曾下发有关意见,要求需要撤并的希望小学应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撤并理由及希望小学资产、校名处置方案,报省级青基会会商捐赠人同意。不过,陈保国承认,这一规定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