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因为一个人在中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50年前的这一天,毛泽东同志亲笔题下了“向雷锋同志学习”七个大字,从此雷锋不仅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更成为中国人心中“正能量”的符号。
2000年,中国共青团中央又将3月5日“雷锋日”定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
“我不知道什么是志愿者,但我在50年前就知道雷锋。”家住上海的百岁志愿者爷爷刘惠成被大家称为上海的“活雷锋”,他在40多年中自制了2000多块坐垫和300多根拐杖赠送给素不相识的老人。
“能做好事就是享福。”刘惠成老人朴实的话语曾打动无数新时代的年轻人,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担任志愿者的大学生张辰就是其中之一。从早7点到晚10点,分发宣传手册、为游客指路、介绍园区情况……每天近15个小时的工作,经常在太阳下一晒就是几个小时,而他的目的很简单:“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
|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前就已形成了助人为乐和扶贫济困的优良传统,儒家的“仁爱”思想,墨家关于“兼爱”、“非攻”的学说,都是这种精神实质的典型代表。50年前的雷锋精神与如今的志愿服务与其一脉相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在一段时间内并没有追上经济增速的脚步,中国人曾经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一切向钱看”的“扭曲时代”。近些年,越来越多志愿者的出现让这一局面有所转变,他们不仅接过了雷锋精神的“接力棒”,更让世界感受到了“中国微笑”。
“每位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都是一张中国名片。”山东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谭晓祎在2008年首次在泰国的一个小镇上教授汉语。“当时那里很落后,原始的木头黑板和粉笔、桌椅窗户破旧,所有的教具都要亲自动手制作,自己只能住在一个有门无窗的房间。”
在志愿服务的一年里,谭晓祎曾被传染风疹、因蚊虫叮咬右腿化脓……但坚持下来的她却有另外一番感悟:“雷锋精神和志愿者都是奉献和不求回报的,但我在其中不仅收获了快乐,更重要的是我的学生将来都可能成为中泰交流的使者,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主力军。”
从2008年开始,中国掀起了一阵志愿者热潮。北京奥运会、汶川地震时,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人数之多让中国媒体把这一年称为中国的“志愿者元年”,境外媒体更是称这些志愿者向世界展示了新时期的“中国力量”。
从为了帮助患癌店主筹集手术费在郑州引发的“全城吃面”,到中国传媒大学师生购买校门口百岁老人亲手做的鞋垫;从南昌火车站女客运员5年为200多名走失儿童找到亲人、数百条微博记录助人历程,到贵州女大学生用戒指为山区儿童换来崭新的教学楼……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到这种“正能量”的传播之中,而方式也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志愿者服务。社交网络、公益宣讲和帮扶……特殊形式的“志愿者”在新时代以另一种方式传递着雷锋精神。
28岁的青岛女孩王萌萌是中国首位志愿者作家,她以自己6年志愿者的亲身经历完成了《大爱无声》等三部总计110余万字反映志愿者群体的长篇小说。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被书中的内容所打动,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王萌萌说。(记者李放、高洁)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