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农村缘何成为“山寨乐园”?
2013年03月12日 10:13:19来源:
新华网
冯国栋
“3?15”又要来了,如火如荼的打假、销假活动正在各大城市竞相上演。城市维权声音高涨,假货横行的广大农村却鲜有发声。
康帅博方便面、瓢柔洗发水、脉劫饮料、周佳牌洗衣皂……层出不穷的山寨品让人眼花缭乱,造假技术让人啼笑皆非。然而,这些假冒商品在农村却大有市场。在农村集贸市场和便利店,山寨品以低廉的价格、以假乱真的外观,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农民前来购买。
农村成为山寨假货乐园,一方面源于巨大市场需求。近年国家出台各项惠农政策,让农民钱袋子逐渐鼓了起来。富裕起来的农民,更多追求提高生活品质,对日用品的消费需求日益扩大。这就给山寨货以可乘之机。而对山寨假货,有些农民朋友维权意识不强,认为“只要能用就行”、“吃不死人就没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无所谓”的消费观纵容了假货横行。
另外一方面,假货市场的巨大利益链条,较低的违法成本,让一些不法生产和经销商贩铤而走险。在荆州郊区一处假药制造窝点,记者亲眼见到过用锯末填充的胶囊,一盒成本只有2毛钱,售价却达20元,利润数十上百倍;一些窝点被查处后,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造成人生伤害,最终以罚款了事。
农村消费市场广阔,农民挣钱不容易,工商、消协等维权部门要把农民切身利益真当回事,把打假重拳从城市向农村转移。打假要“发现一起、处理一起”,但不能仅停留在销毁假冒伪劣产品;除了要提高农民维权意识外,还要从根源做起,矛头直指假货生产商。只有斩断假冒商品背后的生产销售黑手,才能让农民吃得放心,用得安心。(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标签:假冒|商品责任编辑: 王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