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
16日对很多人而言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宁波江东区徐戎三村2号楼的居民来说,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三个月前的2012年12月16日中午,他们居住的六层楼突然垂直倒下,居民根本来不及将家中的贵重物品抢出。事故造成1死1伤,附近400多位居民被迫疏散。事情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倒塌的原因仍“扑朔迷离”,政府对塌楼的原因迟迟没有一个说法,这让租住在外面的塌楼居民寝食难安。15日,参与事故调查的宁波市江东区常务副区长李国宏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调查结果将于近日公布。
2012年12月16日中午12点10分,建成仅23年的宁波市江东区徐戎三村2号楼轰然倒塌。事故发生后,中新网记者在塌楼现场看到,该幢居民楼面目全非,看不到一间完整的房间,犹如被推土机推倒的废墟。记者发现,建筑中钢筋很少,砖头和水泥十分易碎。据203室的居民刘亚飞回忆,每次有大车开过,楼房就会轻微晃动。
当地居民表示,对这样的“问题工程”,政府部门必须要尽快将真相公之于众,而不能躲躲闪闪逃避责任。
有专业人士表示,一般民用钢筋混泥土建筑设计使用寿命是80年到100年,砖混结构建筑设计使用寿命是80年。“1989年才建成的居民楼突然粉碎性倒塌,这是彻头彻尾的人祸!”
对于房屋倒塌原因,宁波市住建委在事故发生后给出了初步分析,称因为该楼房建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按照当时规范,底层承重砌体结构不设防潮层,且由于使用过程中,散水破坏严重,造成砖基础长期处于雨水浸泡,使墙体潮湿,引起承重墙体风化严重,导致底层墙体强度不足引起倒塌。
但宁波市住建委同时表示,以上仅是根据现场情况初步得出的结论,具体原因还待进一步核实。
官方资料显示,该住宅楼由宁波市房地产公司开发,宁波市房屋设计所设计,建造于1988年10月,1989年12月竣工,建筑面积近992平方米。
2012年12月19日,宁波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翔接受记者采访,而该公司的前身正是开发该栋倒塌居民楼的宁波市房地产公司。王翔称,从房地产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房屋事故或相关质量问题涉及多方面原因,一楼住房改变性质破墙开店是导致塌楼的一个可能原因。
当月20日,宁波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朱达告诉中新网记者,宁波市已委托浙江省有关部门组织权威专家组成调查组,对房屋坍塌原因开展全面调查,形成调查结论后将在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一旦发现问题,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2013年1月9日,宁波市江东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徐戎三村塌楼事件周边11幢房屋的安全鉴定结果,其中8幢房屋的危险性鉴定等级为C级,还有3幢房屋危险性鉴定等级为D级。这些房屋存在部分墙体受潮严重及墙体砌筑砂浆强度偏低、部分砖强度未达标导致墙体抗压强度偏低以及拆改墙体导致墙体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在现场,江东区政府常务副区长李国宏一连串专业术语的发布引来与会媒体拍砖,指政府用专业术语来糊弄:这些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专业术语,普通老百姓怎么会理解,而且含糊其词没有明确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此后,政府部门再未发布任何有关塌楼原因调查和居民安置的情况。
“我们希望可以尽快知道塌楼原因和解决办法。”施能是徐戎三村2号楼201室住户,他告诉记者,一家人现在租住在外面,每个月的租金就要2千多元,而政府发放的补贴只有1800元。由于当时出来的匆忙,一家人没有带出任何东西,眼看就要到夏天了,目前替换的衣服还没有着落。不过,政府至今没给他们一个处理意见和解决办法。
施能说,2号楼住户曾多次到居委会了解情况,每次得到的回复都是“耐心等待”。他透露,曾有多位邻居多次拨打明楼街道书记孙俊留下的电话,想了解相关情况,每次都无法接通,他笑称是不是2号楼居民的号码都被拉入了黑名单。
2013年3月15日,记者再次来到塌楼现场,发现周边已经用一人多高的彩钢瓦挡了起来,透过接缝处往里看,倒塌楼房的废墟已经被清理干净,基坑被往下挖了半米左右,还盖上了蓝色的布,周边放上了一些警示标志。
15日,记者致电宁波市住建委主任郑世海,了解塌楼原因调查进展。郑世海称,调查以江东区为主,市里相关部门参加,住建委只是一个参与单位,他本人还没有掌握调查是否已经有结果。
随后,记者又联系上了宁波市江东区常务副区长李国宏。李国宏告诉记者,自己确实参与了调查,结果快出来,就在最近几天。
中新网记者将密切关注徐戎三村塌楼的调查结果及后续的处理情况。(完)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