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社会扫描 正文
数座民国坟墓因年久失修 教育家毛邦伟墓现荒山坡
2013年03月19日 12:05:35来源: 京华时报 雷军 杜研

柳哲正在考察墓碑。京华时报记者谭青摄/视频

  近日,民间文化学者柳哲在探寻香山古迹时,发现了曾三任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民国教育家毛邦伟及其妻子的合葬墓,在香山小学南侧荒山的香山慈幼院师生墓群中,两处墓穴规制尚存,但均已遭盗掘。柳哲称,这一墓群残败不堪,亟待发掘整理,并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墓群保护。

  毛邦伟墓现荒山坡

  柳哲家住香山脚下,是海淀区文联理事,长期研究传统文化。近日,他再次前往香山小学附近的“红山头”探访时,意外发现了毛邦伟夫妇的合葬墓。“墓碑上写的时间是1964年,我之前没有留意,再一查才知道,墓碑是伍崇敏去世合葬时立的,墓在毛先生1928年去世的时候就有。”

  柳哲所发现的毛邦伟合葬墓位于香山小学南侧的一个荒山坡上,面积约100平方米,四周被砖石结构的墓墙团团围住,墓前还植有两棵柏树。由于年深日久,坟墓中杂树丛生,墓台位置被毁坏了一大块,墓圹也裸露在外。

  师生墓群年久失管

  毛邦伟夫妇合葬墓周围十余亩范围内,散布着大大小小数十座民国坟墓,大多数已经残败不堪。

  柳哲解释,经过他多年探查,该片荒山曾是香山慈幼院的师生墓地,坟墓中埋葬的都是慈幼院夭折的儿童。

  据了解,香山慈幼院创办于1920年,是由曾任民国总理的熊希龄领衔蒋梦麟、胡适、李大钊等教育界名人共同创办,半个世纪中共收养、培育了6000多名孤贫儿童。

  昨天,香山慈幼院校友会会长刘大保介绍,由于长期无人管理,墓群已经破败不堪,许多都已坍塌,校友会曾想加以整修,但资金、能力都有限。目前,随着校友们年老故去,这段历史很可能被湮没,“包括毛邦伟在内,墓地里还有一些名人,如果有足够的能力,应该去追寻它的历史脉络。”

  呼吁有关部门保护

  在毛邦伟墓东侧,紧邻着一座面积相仿的大墓,建于1931年。结合碑文及资料可知,墓主正是上海《新民晚报》的主要创办者之一、民国著名报人吴竹似。吴竹似当时是中央通讯社的编辑,身患严重的肺结核病,1929年抱病与友人成立报社,去世时年仅23岁。

  “能够将婴儿善加安葬,体现了熊希龄和香山慈幼院的人本精神,加上吴竹似、毛邦伟等名人墓,这片荒山的价值很大,理应得到重视。”柳哲呼吁,有关部门应将师生墓群加以发掘、保护。

标签:坟墓|年久失修责任编辑: 姚群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