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原本是安度晚年的年纪。可胡嬢嬢却“不甘寂寞”,义务照顾九旬老人。当我们感叹她的不易时,她很淡然。在胡嬢嬢这儿,助人为乐已成习惯。帮助别人,她浑身是劲儿!
胡延碧,72岁,成都“最老志愿者”,她用5年的光阴,书写了一个温暖故事:从2008年至今,细心照顾非亲非故的92岁冯爷爷老两口。
认识胡延碧的人都亲切地叫她“胡嬢嬢”,助人为乐已成胡嬢嬢的习惯,在一次一次的温情互动中,周围的人感受着这个老人的友善。也因此,胡延碧有了一种独特的晚年生活,她说:“觉得很有劲!”
撒谎说去旅游却住进老人家服务
近日,记者前往五福桥社区胡延碧老人家中,见到了这位“最老志愿者”。
下午2时许,见到胡延碧老人时,她正急着带邻居李大爷去询问廉租房的事,“他也是老人,是个好人,所以我要帮他这个忙。”胡延碧看上去身体挺硬朗,话语热情、亲切。
2008年5月,住在临近小区的冯大爷突发脑溢血,致半身瘫痪。其儿女在外地工作,离家太远,而老伴刘婆婆年事已高,很难独自照顾冯大爷。胡延碧知道后,主动到家里去照顾冯大爷。为了不让家人担心,胡延碧还撒了个谎,说自己要去旅游,之后便悄悄搬进了冯爷爷和刘婆婆家里,成了这个家的志愿者,从买柴米油盐,到交水电气费,扶大爷如厕……胡延碧悉心地照顾老人。
然而,胡孃搬到“帮扶对象”家去住的事,还是传到了家人耳里。胡延碧的儿女们被吓了一大跳,本想反对,可看见老妈身体健康又开心,大家也就支持老妈的决定了。
不仅照顾老人还充当家庭协调员
见大爷身体有所好转,胡延碧搬回了家。不过,直到现在,每天吃完晚饭,胡延碧还是会去冯大爷家“望一眼”,给冯大爷按摩手臂,陪刘婆婆聊聊天。
“我们已经是一家人了。”胡延碧说,如今,冯大爷家有两个保姆。而找保姆、换保姆、解决保姆之间的小纷争,也成了她的工作。“大多数保姆都坚持不了多久,到现在,保姆都换了十多个了。”由于老人们的习惯和保姆不一样,保姆之间要推脱工作,这些矛盾都必须有人来协调。
“很少见到胡孃这么热心的人,冯爷爷的儿女也很感激。”保姆肖姐说,就连自己有心事,也会和胡嬢嬢说。而提到胡延碧,耳朵不好使的刘婆婆也使劲地夸:“胡孃人太对了,我们是一家人。”最“喜欢”胡孃的,还是长期卧床的冯爷爷,尤其喜欢胡孃孃给他按摩护理,冯爷爷总是开心地说:“我离不开胡孃喽!”
好人胡延碧带动社区成“志愿者大区”
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胡延碧帮助过的老人远不止这一对。平时外出,胡延碧就喜欢看哪儿有需要帮助的人,“看到走路不便的老人,我就过去扶……”
而现在,胡延碧所在的社区,也远不止她一个热心人。锦江区双桂街道五福桥社区是成都有名的“志愿者大区”,该社区注册志愿者1349人,活跃志愿者200多人。胡延碧的出现,带动了越来越多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
对话
记者:你自己七十多岁了,还要帮助别的九旬老人,吃得消吗?
胡延碧:我身体好得很,不要看我七十多岁,但我的精神不老。
记者:你儿女们就没有提过反对意见?
胡延碧:刚开始还是有,但看我做志愿者那么开心,儿女们都很孝顺,只要是我喜欢的,他们都支持。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做志愿者的?为什么这么爱帮助别人?
胡延碧:我以前还当过文明劝导员,站过大街呢,从退休开始,就喜欢做这些,看见过街的老人忍不住要去扶。帮助别人,别人愉快,自己也愉快,这就是我的动力吧!
记者手记
一个老人的自我提升
和胡延碧老人交谈,老人快言快语,能强烈地感觉到这位古稀老人身上的活力和能量。临走时她一直叮嘱我:“年轻时我因为犹豫不决,错过很多,所以现在想到什么就要去做。”
老人说,帮助别人,感觉生活得更有劲。这也是志愿者共同的体验。在成都这座城市,志愿者力量如此蓬勃发展,或许原因也在于此,许多人和胡延碧老人一样,原本是因为内心的善意去帮助别人,却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被人需要、被城市需要的快乐,这成了志愿者最原始和持续的动力。
胡延碧老人,关乎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关照,也关乎一个老人的自我提升:当她成为社区里最活跃的志愿者时,她也就拥有了一种更具活力和质感的退休生活。也可以说,志愿服务给城市留下温暖,也给自己留下光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