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贩:不偷不抢哪不文明,城管态度有时很差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在3月17日发生城管被砍血案后8个小时,发案的天河区东圃大马路再次成为了“走鬼夜市”。白天潜伏于民宅和小巷中的小贩,在城管下班后集体出动。
卖菠萝的小贩刘女士当“走鬼”一年多,她白天只能躲在小巷中做零星的生意,营业额集中在深夜,每个月大约赚3000元。“每天被人赶来赶去,躲来躲去,真的很累。”刘女士说,“但我没读过书,没什么选择。去工厂或者面包店打工,每天要工作10多个小时,不能请假,工资又低。这份工作至少自由,我想做就做,想休息就休息。”走鬼的生存之道,在于时间、空间和经营的自由,在于零距离满足居民需要,在于避税之后的低成本。
选择昼伏夜出,“走鬼”们各有各的理由。“我爸爸妈妈闲不下来,我一个人打工了,他们没事做。”来自东北吉林的小伙子小赵围着围裙,现做现卖东北馅饼,没戴手套,经营至凌晨5点。他母亲帮忙收钱,父亲当场制作面团和肉馅,大学毕业的妹妹下班后也来帮忙。他说,每个月至少赚5000元“保底”,人均月收入两三千元。
“你不戴手套,这馅饼卫不卫生啊?”一位女生停下来买馅饼,她的男友在一旁质疑。小赵听后反击说:“你看满街的档口,只有我们家准备了洗手的水盆!不戴手套的才会做馅饼,戴手套的都不专业。我的手有多干净我不敢说,进手术室那是不达标,做食品还是可以的。你以为商店里卖的食物就有多干净?”
3月6日在客村与城管发生冲突的小贩家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只是想要找块地方,不用花钱或者少花钱,安安稳稳摆摊,但有的城管态度很好,那天过来的城管就态度很差。”
在连串城管和小贩间发生暴力场景后,新浪微博上由网友“陈家碧”所发的微博,转发量近三万。该微博说:“刚刚去买煎饼果子,居然遇上城管,城管非常凶地冲着小贩吼一句:快收拾东西走人!罚款200元够你做几天煎饼果子!小贩说:我还有一个没做完。城管继续非常凶地吼道:那快做!”虽然无法核实此情景真假,但不少网民觉得对待流动商贩的执法模式需要改进。
未来:官方表态“疏堵结合”,严守执法职责底线
执法中屡屡出现的暴力场景,真的是城管和小贩希望看到的吗?记者发现,从2009年开始,至少从城管官方表态及广州法制进程来看,避免暴力场景的措施是不断出台。
2009年11月2日,时任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李廷贵,做客广州电视台《沟通无界限》节目,首度透露了广州对待流动商贩的新措施:“在‘双规’(规定时间与规定路段)条件下,以及在不影响交通、市容、市民正常生活秩序的‘三不’情况下,可考虑就地引导摊贩入场入室和划时段、划地段经营。”然而后来让社会记住这次访谈的,并不是上述措施,而是有现场市民问李廷贵“如果现场执法人员制止不了违法场面怎么办?”,李廷贵的答案是“城管人员应学会‘跑’,即先行离开,保持克制,不与摊贩发生正面冲突,避免‘暴力抗法’事件发生,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文明执法”。因为这个答案,李廷贵被网友冠名“李跑跑”恶搞了一番。
然而,网友们并没有看到,就在“李跑跑”之前一个月,广州已在法制上悄悄引入劝导机制。当年10月通过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相比1998年制定的《广州市城市管理监察条例》,增加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应当坚持公正、文明执法,坚持执法与教育、疏导、服务相结合,注重对违法行为的纠正和对违法行为人的教育。”这是广州市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可采用劝导模式执法。到了2010年亚运前夕,广州在荔湾源溪大街设立了全市第一个流动商贩临时疏导点试点。2011年,广州除正式将临时疏导点“试点”二字去除外,更公布了广州《关于划定严禁乱摆卖区域的通告》。广州的法制建设,基本确立了对流动商贩疏堵结合的措施。
然而这些措施的制定,难免带来副作用。荔湾区城管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对上下九商圈进行整治时,便透露上下九的流动商贩构成中,90%为非本地户籍人员,“知道这里好做了,小贩们就打电话叫亲戚过来做”。而广州市各级城管领导,在历次和流动商贩管理有关的会议中,都有提及广州作为对外来人口不设防的城市,需要制定符合该情况的相关措施。
“流动商贩疏导点,我们看好不少地方,但业主不同意。”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执法处副处长刘飞力称,流动商贩疏导点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流动商贩提供摆卖的场地,但碍于各种客观原因,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做疏导点。面对庞大的流动商贩群体,也必须创新管理模式。对此,刘飞力称城管执法部门将向主管部门提议分时段划地段让流动商贩经营。
亦有基层城管部门担心“疏堵结合”亦会造成执法难。发生城管和小贩冲突的赤岗街道,其负责人在媒体通气会上便表达未来执法的无奈,“以后肯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恐怕只能找十多个队员把小贩围起来。”
在3月22日广州城管新闻通气会上,城管官方态度为“疏堵结合是思路,严格执法是职责”,并认为现在部分执法队员的执法作风“过多的和谐”、“应该注意执法底线”。
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在微博上用“贫困民众”将小贩囊括在内:“从城市规划角度看,人行道功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人行道首先是交通功能,其次还有绿化、市政管线铺设、街头艺术及音乐、环境美化、社交、游憩、防灾等等。在贫富悬殊、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人行道社会功能显得更加重要,应考虑为更多贫困民众提供生存空间。”(羊城晚报记者 梁怿韬 梁爽)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