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中医药在医疗界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中医药出口到国际市场如何实现标准化?如何解决中医从业者待遇低的问题?如何让百姓在基层享受中医治疗?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专访,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解答。
中医药推广,亮点在社区
王国强:强基层、建机制,一直是医改非常重要的工作。去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医改办的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卫生部、人社部、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称“药监局”),推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已经在六个省启动,其他的省区市也准备在两会之后启动。
一年来,已经看见了很好的成效。现在,在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是亮点。很多在社区里寻求医疗服务的人,患的都是慢性病、老年病和常见病。拿老年病患者来说,去三甲医院,要排很久的队,折腾一天,治疗效果也就不能令人满意。如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用中医疗法,不用出远门,不用排队,随时能看病,很方便。
另外,夯实中医的群众基础很重要。中医就来自基层,要让它回归基层,回归民间,让更多基层的乡村医生、社区医生掌握中医和西医两种方法为老百姓服务,这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探索。
标准化急不得
《中国经济周刊》:中医药出口是不是未来的趋势?
王国强:现在国外对中医药的需求越来越大,出口是必然趋势。这说明中医药在国际市场上受欢迎。但是也要思考,国内究竟有多少药材?好的药材都出口了,中国人用什么?因此,国家在这方面应该进行统筹协调,应该先国内后国外,要先保障中国人用药。
《中国经济周刊》:中医药出口,标准化是个重要问题,您曾经提到关于中医药标准化的规划,现在进展如何?
王国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法监室已经在制定关于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规划,关于我国到202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如何推动中医药标准化有一个详细的统筹。
中医药要走出去,就必须标准、规范,否则就很难被国际社会公认。标准化是很重要的工作。但在推动过程中,要处理好一个关系——要大力推动标准化进程,但也不能过分强调标准化而磨灭了中医的个性。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强调因人而异,不能像西医一样,治感冒就是ABC,中医治疗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用药都不一样。这种情况下,标准化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但中医药并不是不能标准化。比如张仲景的《伤寒论》,里面传到现代的200多个经典药方,每个都是经过很长时间、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病症总结出来的,他认为哪些人的病症可以用这种药治,其实就是个标准化的过程。
标准化的路径比较长,工作量也很大。需要一个梳理、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南北方不同地域流派方法理论的过程。在标准化过程中,应该方向明确,步骤稳妥积极,多听取各方面意见。不能出现一个标准,政府定出来了,大家不承认。这样标准就没法用了,也没意义了。
应从国家战略层面
推进中医药发展
《中国经济周刊》:我们的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中药产地和流通地,如河北安国和安徽亳州,中药造假严重,药品价格波动幅度也很大,是否有相关管理措施?
王国强:中医药的造假和价格波动,确实是个问题。但这有体制上的原因,有时我们只是在积极配合药监局的工作,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药材价格的确难以摆脱牟利性,一些人一旦发现市场有需要,就想方设法哄抬价格,甚至造假。如何打击这些不法分子,需要认真思考。
今年全国两会,我有个提案,呼吁把中医药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来整体推进。中医药不仅是优质的医疗保健资源,也是科技创新资源,具有中国的原创性和知识产权。现在很多国外的大制药企业都在集中精力研究中药,可见中医药的生命力很强大。因此,中国应该保护好、开发好中医药,把中医药放到国家战略的层面整体推进是很有必要的。
农民种药,是中医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要提高中药质量,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中药的性价比高、附加值高,是很好的致富手段。现在安徽亳州农民种药材的积极性就很高。
中药是民族工业,产业链很长,拉动面也很宽,产生的效益很大。中国在走向国际的过程中,比如在世界各地创办的孔子学院,如果能够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汉语教育结合起来,将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知度。同时,应该调动更多部门来参与推动,把中医药的发展放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上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