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评 正文
莫让清明节迷失在“涨”声里
2013年04月03日 13:18:40来源: 新华网 杨绍功

  新华网南京4月3日电  当鲜花和门票的价格齐齐上涨,人们才真切地感受到清明节来了。如果要给清明节加一个现实主义的注脚,或许一个“涨”字最能堪当此任。

  清明节的传统无非两项——扫墓、踏青。与扫墓相关的是追思先人的事,与踏青相关的是休闲游玩的事。但现在这两件事似乎都不让人省心。殡葬费用在涨,墓地价格在涨,鲜花纸钱在涨,相应的面子人情成本也在涨;景区门票在涨,出行花费在涨,踏青出游的成本也在涨。人们之所以反对把清明节称为“我们的节日”,除了忌讳与逝者一起过节,或许还因为厌倦了此起彼伏的“涨”声。

  关于清明节里涨价的原因各方都言之凿凿——因为“活人与死人争地”,所以一块墓地可以炒到数十万元;据说是统一定价,也就没人计较要价数十元的鲜花成本可能只有几元钱;景区的人流滚滚,所以经营者号称“要通过提高票价来限流”。很多涨价的理由人们其实并不相信,人们相信的是物以稀为贵,所以宁可不买对的只买贵的。于是,不买一块墓地,怕被人指责为不孝顺;不花高价买“双层别墅”“iphone5”烧去,怕怠慢了先人;而不往人山人海的名山大川挤,更是怕错过了风景。

  其实,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似乎并没有把清明节过得如此纠结。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民间盛行火葬,逝者骨灰毫无保留地撒向山川,比今天生态葬的普及率还高。朱元璋时有司专门在城郊为贫民设立义冢,“死不起”似乎并没成为难题。而在古人关于清明踏青的诗文中更是鲜见名山大川的名号。就连脍炙人口的杜牧的《清明》,写的也不是游人如织的场面,而是在杏花带雨的春色里,旅人在陌路随遇而安的情形。

  如果各种“涨”仅是随行就市的波动,或许尚不足虑。但是逢节必涨,甚至只涨不跌,肯定不能持久。无论是墓地还是景区,涉及的都是公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基本需求,须有足够的公共服务兜底。放纵市场炒作和行业暴利,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在追“涨”的过程中,人们更难有暇真心实意地纪念先人、欣赏风景,更不要说了解和传递关于清明节的文化。

  一片生态环保的墓地、一次独辟蹊径的郊游、一张公共服务编织的社会保障网……当“涨”声回落,人们在清明节的心态逐渐淡定从容,或许我们才能更接近清明节的本义。

【专题】浙江在线清明新闻行动

标签:清明节|物价责任编辑: 郭清源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清明节期间冷空气席卷全国 湖南局地大暴雨
  • 20余省市已出台清明节高速路免费通行细则
  • 天然气大涨传言惹网友“屯气”:物价或全面上涨
  • 网上热传“清明请假攻略” 假期“3天变8天”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