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社会扫描 正文
揭秘私人会所:越偏价越高 3个人一顿吃50万很正常
2013年04月15日 07:37:02来源: 经济参考报

日前,《经济参考报》刊发的《畸形消费之惑》报道了社会上存在的畸形消费、奢侈浪费现象,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畸形消费催生了畸形产业链,很多高档餐饮企业躺在畸形消费的温床上享受超高利润,不过,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这张“温床”开始降温,不少相关企业已感受到寒意,正在谋求转型。不仅如此,奢侈品以及高端烟酒等消费也均出现“退烧”。专家表示,靠公款大吃大喝支撑的畸形消费不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还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消费应回归理性。

高端餐饮衰落

“净雅大酒店居然可以送外卖了。”北京市民刘先生最近感到奇怪,原来净雅就是个专营牛肉包子的小饭店,属于家常饭馆,后来走高端餐饮路线,就离普通百姓远了,它风光的时候多牛气啊,怎么会屈尊送外卖呢,现在回归理性消费了,高端酒店也转型了。

“我们一楼开了外卖窗口,提供便民服务。”锦绣净雅大酒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菜价有所下调,现在来这儿家庭聚餐的也多了,吃不完打包的人也多了。

一位在京经商的老板表示,“中央的新政策真见效,原来净雅、新加坡泰国村鱼翅、倪氏海鲜这些地方吃饭的人特别多,车都没地方停,不提前订还没位,现在真是门可罗雀,只能另谋出路了。”他原来经常在这几个地方进行商务宴请,“原来刀鱼都卖到八千块钱一斤,现在降到四百块了,真是天壤之别。”另外,北京翠微路海军大院西门的几个高档饭店原来去吃饭也是找不到位子,都是提前订出去了,现在去吃的人也很少了。

“鱼翅我们还在做,但是现在来消费鱼翅的人比原来少多了,目前人均费用500多元吧。”北京金悦利湾(金融街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新政策实施以来,从北京、天津、上海、宁波等地的餐饮企业经营情况来看,点鱼翅的客人少了。在北京地区,高档酒店的燕窝销售下降了40%,鱼翅下降了70%,一些鱼翅专营店如谭家菜的销售额更是下降了50%。

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农学会副会长李里特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鱼翅、海参、燕窝这三种食品的营养价值并不很高,如果单从营养上讲,有许多比他们更好的便宜的食品,我国有人特别喜欢只是受传统影响取得心理满足,成本仅几十元的鱼翅,在饭店标价几百、上千元,这是一种畸形消费。

专家表示,明明知道鱼翅营养成分不高并且价格严重虚高,仍热衷消费鱼翅,主要原因是很大部分消费鱼翅的人用的是公款。“有一些吃鱼翅的肯定是公款消费了,看门口停的那些车就知道了,另外,车牌都用布盖上了,肯定是不想让人知道自己的身份。”上述老板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表示,奢侈消费与政府提倡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理念是相冲突的。在高档消费中政府消费占很大比例,这个比例应该高于50%,另外的20%至30%是企业型的高档消费,在高档消费中个人出钱的比例是很小的,某些个人的高档消费也是为了请客、生意,这种消费是不健康、不生态的,是畸形的。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像鱼翅、鲍鱼这样的畸形消费得到遏制,高档消费也饱受影响,这在一直走高端商务路线的餐饮企业湘鄂情显现无遗。湘鄂情的业绩快报显示,该企业201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9%,而2011年该数据是60%。日前发布今年一季度业绩预告称,今年一季度将亏损5500万至7000万元,而去年同期湘鄂情盈利4623万元。全聚德2012年实现餐饮服务收入超过14.99亿元,较去年增长7.21%,为近三年来最低增幅。全聚德表示,因公务宴请和商务活动减少,餐饮业增速陷入十年来最低谷,公司将开发中低档菜品。

根据中国烹饪协会发布的数据,春节期间,北京、上海、苏州、成都等大中城市的高端餐饮、会所等生意冷清,营业收入普遍比去年同期下降20%左右,一些企业下降幅度超过30%,个别四星、五星级酒店餐饮部门甚至首次出现春节歇业现象。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字显示,1至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比去年12月的15.2%增速大降2个百分点。其中餐饮业收入增速仅仅为8.4%,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甚至下降了3.3%,出现了中国餐饮业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高档餐饮及名酒消费下降更明显。

商务部此前发布的数字显示,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出台以来,一些高端餐饮企业的经营和高端白酒的销售大幅度下降。据抽样调查,高档餐饮企业的营业额,北京、上海、宁波分别下降了35%、20%、30%左右。

奢侈品“降温”

“三月份的销售‘黄金周’不见了。”新光天地一家品牌专卖店的导购小王说,每年两会前后,这里的生意都特别好,很多时候都会买断货。在他的记忆中,总是一个领导模样的人在前面挑东西,后面有几个跟着付钱,买东西非常阔气,开发票抬头都是“办公用品”等。

小王告诉记者,今年两会期间,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没有出现以往那种销售热闹的场面,销售甚至还有一些下滑的趋势。记者了解到,在中央出台多项廉政措施后,明显的公款消费已经开始下降,其中包括路易斯威登、古驰、普拉达等众多一线品牌销售开始受影响,并且有所下降。

一直以来,中国因其在奢侈品消费上的强劲购买力,被看做是全球奢侈品增长的引擎。然而,自今年一季度以来,多家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内地市场都出现增速下滑趋势。世界奢侈品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1月20日至2月20日的一个月内,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总额为8.3亿美元,不到同期海外及港澳台地区奢侈品消费总额的十分之一。这个数字,比2012年春节期间17.5亿元的奢侈品销售额减少9.2亿美元,销售下跌近53%,为5年以来最低点。不仅如此,数年来一直在华迅速扩张的奢侈品品牌突然“急刹车”。世界奢侈品集团PPR的首席执行官弗朗索瓦·昂利·皮诺日前表示,2013年将停止古驰品牌在中国的门店扩张。而不久前,L V M H的掌门人也称将不会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继续开店。同时,英国时装品牌博柏利及瑞士奢侈品公司历峰集团也都声称要放缓在中国的扩张。贝恩公司发布的《2012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统计报告佐证了这一现状,报告指出,2012年各大奢侈品品牌在华业绩增长从连续多年的30%以上,骤降至7%。

“今年一季度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销售同比整体性下降了15%至20%,包括位列前三的路易斯威登、古驰和普拉达。”古驰的一名中国代理商表示,不仅门店销售额直线下降,国际奢侈品输往中国的货品也减少了。

一位业内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坦言,除了经济整体放缓外,国家多项严格规定下,一些公款消费、请客送礼开始“收敛”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加上媒体和公众、微博等形式的监督,一些官员公款消费,或者“官员消费、企业买单”的事情也不敢像以前那么明目张胆。

中金董事长李剑阁在博鳌论坛上坦言,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最大国,很多人喜欢买豪车、豪宅、名表,这可能是一个阶段发生的问题,不是常态,奢侈性消费从某种意义上讲,和公款消费以及腐败性消费有关。

“大家都是在观望,看看政策是什么走向,一旦这个风头过了,恐怕奢侈品消费的风潮还会再次刮起来。”上述业内人士说。

 [1] [2] [3] 下一页

标签:奢侈品|公款消费|餐饮企业|经济参考报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